深度解析非公开发行股票新规定,优点与注意事项分析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非公开发行股票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新规提出,股票发行人自非公开发行日期前起至股票发行后12个月内不得公开增发股票或债券等可转换证券且不得进行可转换债券境内发行。这项新规再次引起业内广泛关注。本文将从新规定的解读、优缺点分析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对非公开发行股票新规进行深度解析。
一、新规定的解读
1.时间限制
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时间限制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自非公开发行日期前起,禁止发行人以公开方式增发股票或者发行债券等可转换证券。第二个方面是发行后12个月内,不能够发行令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的股票或债券等可转换证券。
2.发行标准
新规对于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这一点得到了不少市场人士的肯定。新规定提出发行人应当设定合理的价格成本,确保非公开发行股份的定价符合市场定价原则,并且向定向受让人介绍发行项目资料、程度及风险等。
3.定向发行
此次修订草案增加关于非公开发行股票定向发行的规定,明确了合格投资者条件,包括被监管的机构投资者、符合特定条件的投资者以及其他经合规审查后认可的投资者。规定定向发行数量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50%。
二、优点与缺陷
1. 优点
对于非公开发行股票,新规定的出台可有效规范市场秩序,增加市场透明度,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新规定严禁发行人在非公开发行后一年内增发股票或者发行可转换债券等证券,降低了市场风险,有利于公司的健康发展,且利于发行人和投资人更为精准地控制市场风险。
2. 缺陷
非公开发行通常都是面向大股东或者企业内部员工,这将有可能导致非公开发行股票中,股东的基数更小,流通性相对较差。同时定向发行对于散户投资者来说,参与度低,导致市场化程度不高。
三、注意事项
1.关注募资进度
非公开发行股票是企业为了筹集资金而发行股票,因此投资者一定要关注企业募资进度是否符合计划,并且注意关注公司的业绩预期是否能够兑现。
2.注意风险
非公开发行虽然属于定向发行,但是由于参与度相对较低,存在市场流动性较差的情况。同时在定向发行时,投资者也要重点关注法律合规等问题,防范风险发生;
3.注意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