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并购六条实施以来,已有半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上市公司对跨界并购的热情可谓是高涨,纷纷披露了相关方案。然而,就在这股热潮中,已有6家上市公司铩羽而归,令人唏嘘不已。
近年来,教育机构成为了跨界并购的热门领域。众多上市公司纷纷跨界涉足教育行业,其中全通教育更是股价飙升,成为了资本市场的焦点。然而,在这股热潮中,也有不少企业折戟沉沙。
中利集团筹划近一年、交易价格预计达100亿元的重磅并购就成为了其中一例。此前,被市场所关注的跨界并购也开始“跃跃欲试”,似乎风起云涌。数据显示,2018年,有28家上市公司提出以“多元化战略”为目的的并购重组,该数字令人咋舌。
然而,随着监管层对跨界并购的重视,监管趋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A股市场的跨界并购已超过10余例,照此趋势推测,2019全年的数字将超出去年。但是,对于盲目的跨界并购,监管层已明确表示将重点遏制,由此而折戟沉沙的案例不在少数。
去年10月,湖南红太阳演艺100%股权的收购就成为了其中一例。疫情的出现,或许成了压垮那些跨界步伐激进的上市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业内人士表示,跨界并购作为上市公司业务转型的手段无可厚非,但盲目追逐热门资产,迎合二级市场炒作的跨界并购则成为上市公司的“毒瘤”。
全通教育拟作价15亿元收购杭州巴九灵96%股权的方案引发了市场的关注。对此,深交所连发问询函,追问杭州巴九灵究竟是职业教育还是广告电商?这种追逐热门资产却浅尝辄止的做法引发了深交所的关注。今年以来,随着并购重组落潮,“裸泳玩家”现形,跨界并购尤甚。
业内人士表示,跨界并购作为上市公司业务转型的手段无可厚非,但盲目追逐热门资产,迎合二级市场炒作的跨界并购则成为上市公司的“毒瘤”。为了避免 出现类似全通教育的跨界并购案例,上市公司在并购过程中应更加谨慎,避免盲目追逐热门资产。
全通教育从2005年成立至今,营收才刚刚过亿,但上市后恰逢牛市,A股教育概念公司奇缺,全通教育股价一路飙涨。如今,全通教育的跨界并购之路或许将面临新的挑战。
总的来说,跨界并购在推动上市公司业务转型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盲目并购的风险也在加大。在当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应更加注重并购重组的实质性,避免陷入跨界并购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