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地方证监局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现在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强化退市公司的风险应急机制。这不是简单的角色转变,而是对风险防范能力的全新考验。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今年地方证监局在风险防范和处置上进行了四次重要调整。这就像是为医生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让他在面对风险时更加得心应手。
风险化解,不是一家之事,而是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地方证监局正携手各方,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这就像是一场大型的交响乐,每个乐手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厦门证监局对于存在自救可能的公司,会督促公司和股东主动承担责任,一对一指导,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广东证监局则成立了退市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落实退市风险应急预案,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密切沟通协作,积极推动绩差高风险上市公司多元化退市。这就像是为那些面临困境的企业打开了一扇窗,让它们有机会重新焕发生机。
为了严格执行退市制度,推动“应退尽退”常态化退市机制形成,地方证监局正引导股票交易已被实施财务类退市风险警示的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主要股东等,主动承担退市责任。
湖北证监局局长李秉恒表示,该局2017年的重点工作,排在首位的是强化上市公司监管、促进辖区上市公司提升质量。湖北证监局将全面掌握辖区上市公司整体情况,持续关注公司重大资本运作情况、完善舆情监控、主动了解情况,全面系统排查风险隐患。
证监会着眼于分类监管、精准监管、科学监管配置监管资源,及时发现、有效防范、稳妥化解上市公司风险。在各方努力下,全国风险类上市公司总数持续下降。截至2021年6月底,风险类上市公司较2019年底下降达32%。
光大银行分析师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多渠道出清上市公司存量风险,是防范化解上市公司存量债务,夯实上市公司稳健经营的基础,也是推动上市公司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