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国内存储芯片产业与海外巨头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但国内厂商的持续突破,让市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这不,存储芯片板块最近可是火了一把,涨势喜人,仿佛预示着国内企业即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3月7日,存储芯片板块短线拉升,思科瑞涨超10%,佰维存储、江波龙、国科微等企业也纷纷上涨。这不就是告诉我们,好戏才刚刚开始吗?
存储芯片概念股昨日逆势大涨,多股获机构大手笔抢筹。券商们纷纷喊话,存储产业将迎来又一轮景气周期。本土存储企业多元化布局,逐步完成DRAM、NAND等领域的布局,这可是国内企业的一次大逆袭。
从存储市场的周期来看,目前正处于底部区域。上游企业的停产去库存,加上数据中心、智能手机、AI PC等需求的提升,让存储芯片库存得以缓解。这无疑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然而,经济担忧和全球通货膨胀正在影响着消费者支出,导致PC中使用的处理器和存储芯片库存堆积。国际大厂纷纷拉响下行警报,包括英特尔、英伟达、美光等巨头在内的芯片企业均表示,之前各产品系列的需求连续两年激增,但未来几个月会较为坎坷,消费环境转冷。
在这种背景下,国内最早开始研发国产32位MCU芯片的企业——航顺芯片,近日发布调价通知函,包括储器、NORFLASH、LCD驱动等产品价格全面上涨10%至20%。这或许意味着,存储芯片的价格战即将结束,市场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跌了一年之后,存储芯片开始涨价,仿佛割了中国市场的韭菜。要是上涨50%,那价格可就涨出3300亿元了,这可是中国市场进口存储芯片相比于2023年要多出来的进口金额。
存储芯片行业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利好归利好,但国内市场还是主要被国际头部企业占据,且存储半导体发展周期较长,短期的审查时间估计要等上好几个月。
经济担忧和全球通货膨胀正在影响着消费者支出,导致PC中使用的处理器和存储芯片库存堆积。在这种趋势下,国际大厂纷纷拉响下行警报,包括英特尔、英伟达、美光等巨头在内的芯片企业均表示,之前各产品系列的需求连续两年激增,但未来几个月会较为坎坷,消费环境转冷。
回顾过去两年的半导体市场,自2020年起,缺芯潮全球蔓延,国内外原厂芯片交期拉长,市场价格也出现暴涨。如今,国内企业终于有了反击的机会,这无疑是一场翻身仗。
航顺芯片的调价通知函,或许只是一个开始。随着国内企业在存储芯片领域的不断突破,未来几年,我们有望看到更多国内品牌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这不仅仅是一场技术的较量,更是一场产业的变革。存储芯片的热潮,让国内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我们期待着更多精彩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