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说到四季度A股市场的那些事儿,不得不提的就是QFII的抢购热潮了。这不,大摩等机构就像一群敏捷的猎豹,在市场里来去如风,快闪式操作,让人眼花缭乱。
还记得去年四季度,摩根士丹利国际悄悄地出现在了25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名单里。其中,省广集团成了它们的宠儿,一口气买进了1466.13万股。而电子赛道上的那些科技股,比如创……
据财联社记者统计,截至3月28日,已经有19家外资机构通过QFII持有A股,涉及的上市公司多达69家。这其中,摩根士丹利对*ST东晶情有独钟,年报显示,大摩去年四季度新进买入178万股,持股市值3143万元,稳坐第八大流通股股东的位置。
随着年报的密集披露,QFII四季度末的持股路径也渐渐浮出水面。有人戏称,QFII这是在玩“快闪”抱团,集中火力加仓白酒、家电等板块。网宿科技就遭遇了包括QFII在内的多家机构席位联手卖出,收盘时股价大跌9.91%,盘中一度跌停。
而Vanguard集团,也就是那个在2015年首次将A股纳入其新兴市场ETF的巨头,也在四季度现身了4只股票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暂时位列QFII持股数量榜首。不过,它们在四季度并未增持,持股数量保持不变。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下那个全球最大的ETF——四川双马。德银对它青睐有加,而恒大则持有“梅妃”概念股。这些机构的操作,无疑给市场带来了不少波澜。
不过,市场总有那么一些个股,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嘉友国际,开盘后瞬间冲击涨停,却很快闪崩,最后跌幅超过6%。这不禁让人想起那些“杀猪盘”,对散户的杀伤力极大。所以,大家在投资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别让这些“快闪”操作给蒙蔽了。
当然了,除了QFII,国内的一些机构也在四季度大举新进了101只个股。TCL科技、杉杉股份、平安银行等成了它们的新宠儿。不过,投资者在追高时,也要注意风险。
四季度A股市场的“快闪”操作,让人见识到了机构的实力。而对于我们这些散户来说,既要学会抓住机会,也要学会规避风险。毕竟,投资之路,漫长而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