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市仿佛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尤其是那些微盘股,更是遭遇了“倒春寒”。在这个时候,日历效应似乎成了基金经理们策略革新的催化剂。
微盘股,顾名思义,就是市值较小的股票。它们在股市中一直以其高波动性著称,但这次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回调。业内人士指出,这种回调并非偶然,而是有一定的日历效应。每年4月,年报发布的高峰期,也是上市公司被ST、被退市处理的高峰期。在微盘股中,这一现象尤为明显。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基金经理们不得不开始思考如何革新策略。西部利得基金投资总监盛丰衍就指出,量化策略在微盘股的回调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量化策略一般内含较多的反转交易逻辑,既提供了流动性,也降低了波动,本身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市场稳定器的作用。
然而,量化策略并非万能。每次遇到下跌,量化策略都被指为微盘股大跌的“罪魁祸首”。有基金经理透露,量化策略一般内含较多的反转交易逻辑,既提供了流动性,也降低了波动,本身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市场稳定器的作用。但这也意味着,一旦市场出现波动,量化策略可能会加剧市场的恐慌情绪。
随着正向循环的持续加强,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开始采用微盘股策略,量化基金经理的加入,更是把微盘股策略推向了高潮。2021年以来,随着中小市值股走强,受赚钱效应驱动,众多资金不断加入。以富荣价值精选基金为例,李黄海自2023年7月31日开始管理该基金,截至今年2月23日,任期总回报为-34.66%;诺安多策略基金经理王海畅,自2022年11月3日开始管理该基金,截至今年2月23日,任期总回报为-25.34%。
在这个微盘股寒潮中,基金经理们的策略革新无疑为市场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然而,市场的变化无常,如何在保持策略创新的同时,应对市场的波动,将是基金经理们未来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