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风,吹拂着金融圈的每一个角落,恒丰银行在这股风中,迎来了理财子公司的获批开业,同时也伴随着行长王锡峰的离职。这个月,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理财子公司和私人银行专营机构纷纷获批,但恒丰银行的治理问题似乎依旧如影随形。
中银理财,这家成立于2018年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以其注册资本100亿元,公募产品占比高达97.5%以上,固收类投资为主,业绩基准最高可达5.5%的傲人成绩,成为了理财子行业的佼佼者。然而,西部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易斌在分析时指出,理财子公司受到的影响较大。
在股份制银行的理财子公司中,招银理财以7款产品的发行量,尤其是权益市场的加速布局,成为了行业的领头羊。而恒丰银行,也在这个月的末尾,获得了筹建理财子公司的批准,这无疑是对其金融市场业务的一次重要补充。
从净利润规模来看,2021年净利润排行榜前十的理财子公司,净利润均在10亿元以上,股份行和国有银行实现了五五分。除了宁银理财未披露数据外,其他理财子公司均实现了较好的业绩。
值得一提的是,工银理财虽然未能进入净利润榜前十,但其总资产达到了187.91亿元,位居资产规模榜首位,同时也是六大国有银行中唯二的完成净值化转型的理财子公司。
据证券时报记者透露,截至4月末,建信理财、工银理财、农银理财和中银理财等4家国有大行理财公司的存续规模环比3月末合计新增超8000亿元。这一数据,无疑是对理财子公司市场信心的一次提振。
业内人士分析,规模“回血”是行业的时点共性。在4家国有行理财公司之前“失血”之时,其他一些股份行的理财公司仍旧维持规模正增长,因此4月末全行业的理财余额较3月末有很大幅度的跃升。
当前,市场局面也明显趋好。一方面,“资产配置+资产获取”的双向投研互动一体化框架正在逐步建立,另一方面,理财子公司正努力打造“值得信赖的多元化资产管理专业机构”。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理财市场,恒丰银行的理财子公司能否脱颖而出,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