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场小米SU7的智驾版电池事故吗?那场闹得沸沸扬扬的电池安全问题,让业界 将目光聚焦到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上。这边厢宁德时代坚称“没问题”,那边厢比亚迪则选择了沉默。这不禁让人好奇,这两大电池巨头在这次风波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据金石杂谈查询,小米SU7智驾版搭载的电池由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弗迪电池提供。然而,在事故发生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却选择了不同的应对策略。宁德时代公开否认电池存在问题,而比亚迪则选择了沉默。这不禁让人怀疑,这两家企业的电池安全性是否真的如他们所言?
在这次风波中,宁德时代选择了一种更加自信的方式回应——推出百万公里续航的电池。虽然这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并非独一无二,但宁德时代的新电池却以其高密度和出色的性能吸引了众多关注。与此同时,比亚迪也在默默地展示着自己的新型刀片电池,试图通过“简单粗暴”的实验向大家证明其安全性。
在比亚迪的实验中,他们将钢针刺穿刀片电池,结果并未发生爆炸起火,热失控程度也比三元锂电池小许多。而宁德时代的电池在同样的实验中同样表现良好,鸡蛋放在电池上也没有明显变化。这种“简单粗暴”的实验,似乎在向大家传递一个信息: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电池都是安全的。
其实,在这次风波中,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展示着自己的电池安全性。宁德时代选择了推出百万公里续航的电池,而比亚迪则选择了“简单粗暴”的实验。这背后,是两家企业在安全性能上的微妙较量。而消费者在选购电池时,又该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呢?
动力电池安全问题是汽车行业的重要议题,而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作为国内电池领域的双巨头,他们的表现无疑对整个行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次风波中,两家企业都展现出了自己的实力和信心。而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这两家企业的竞争也将愈发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