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盐界的三大巨头,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今年上半年集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亏损困境。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这两个曾经的盈利明星,如今却要面对52亿和10亿的亏损黑洞。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简直是让人瞠目结舌。
天齐锂业,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企业,如今却因为一系列的困境而陷入了困境。原本计划通过定增募资还债的计划,因为涉及短线交易而搁浅,真是让人哭笑不得。1月15日晚,天齐锂业披露定增预案,拟向控股股东天齐集团或其全资子公司定增不超过4.43亿股,定增价格设定为35.94元/股,计划募资额不超过159.26亿元。结果,因为短线交易的问题,这个计划变成了“短命”的。
而赣锋锂业,也未能幸免于难。这家企业,在今年上半年也遭遇了亏损。市场哗然,而公司亏损的另一主要原因,正是对SQM的减值计提。内忧外患之下,天齐锂业在今年11月迎来了“大考”——逾18亿美元的债务即将到期。摆在它面前的,似乎只有两条路:一是破产重整,资产清算;另一条就是债务展期,给一个筹措资金的缓冲期。
锂盐企业,这个曾经让人趋之若鹜的行业,如今却陷入了全行业亏损的境地。拥有自有矿的锂盐厂也面临亏损风险,但盐湖厂仍无法主导市场。碳酸锂价格进一步跌至8万元/吨,这意味着即使是拥有自有矿的锂盐厂,也难以抵挡市场的残酷。
然而,就在这困境之中,市场却传来了一丝曙光。下游市场旺盛,产品价格上涨, 助推锂盐企业驶入利润上升通道。2021年以来,国内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目前电池级碳酸锂市场均价为8.9万元/吨,较去年3.8万元/每吨的低点暴涨134%。氢氧化锂也从6万元/吨涨到8.25万元/吨,以蛇吞象的方式收购的智利SQM,为全球锂供应商三巨头之一,几乎垄断了全球的锂资源。
受此影响,锂盐三巨头营收净利出现明显改善。随着下半年电动汽车以及小动力、基站储能等领域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增长,锂盐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上述锂盐企业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
然而,锂盐企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昔日重金买下海外公司风光无限,今日债务缠身还闹出环保官司。一地鸡毛的天齐锂业该如何收场?天气转凉,天齐锂业进入多事之秋。债台高筑、高管动荡之际,近日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又陷入重金收购的SQM将被取消环保许可证的危局之中。
天齐锂业原本是四川射洪县一家濒临破产的锂盐生产厂,蒋卫平入主后,通过大规模并购,使得其成为全球领先锂产品生产商。然而,这次定增预案一经抛出,却因为种种原因而陷入困境。
目前,不论是锂矿还是锂盐的价格波动都较为缓和,但市场仍笼罩在低迷的氛围中。2024年,天齐锂业亏损79.05亿元,赣锋锂业亏损...而公司亏损的另一主要原因,正是对SQM的减值计提。氢氧化锂是更高阶的锂盐,较碳酸锂生产工艺、锂精矿纯度有更高要求。三把赌局:天齐锂业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