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12月3日的晚风似乎也带着一丝不寻常的紧张。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这些平日里不起眼的组织,在这一天晚上相继发声,提出了一个让人心头一震的建议——谨慎采购美国芯片。
这一幕,仿佛是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上掀起了波澜。美国,这个曾经的半导体霸主,如今却因为自己的新规,让全球芯片行业风云再起。
说起来,美国的这一新规,简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给华为这样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全球芯片行业的洗牌,推动新的产业格局的形成。
还记得那两年,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多个主要市场纷纷出台政策,扶持本土芯片产业的发展。当时的我,就曾在心里默默想,这难道是未来的趋势吗?现在看来,还真是如此。
芯片产业,这个高度全球化、分工明确的行业,只有开放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发展。但竞争,永远都是激烈的。中芯国际,这家中国的半导体企业,面临的挑战,不比任何一家国外企业少。
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的新规出台了。166页的新规,限制出口中国的芯片。拜登政府给芯片行业大量补贴,美企获得了不公平竞争优势,低价出口相关成熟制程芯片产品。这,无疑是对中国芯片行业的一次重大打击。
芯片,这个看似普通的名词,却成为了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筹码。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多个市场出台政策扶持本土芯片产业发展。而美国政府换届给全球经济以及科技发展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也让全球芯片市场风云进一步搅动。
按照规划,《芯片法案》将提供527亿美元用于补贴美国芯片行业,包括390亿美元半导体生产补贴和110亿美元研发补贴,还有750亿美元政府贷款授权,以及高达25%的税收抵免。这样的补贴力度,让人不禁要问,这是在玩真的吗?
美国新规阻断中国芯片前行,全球芯片行业即将迎来巨大变革!这不,2023年7月9日,一个普通的日期,却因为芯片行业的变革而被载入史册。
而这,还只是开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多个股东计划合计减持其持有的国芯科技股份不超过3%,这一消息,简直像一颗重磅炸弹,炸响了投资者心中的警钟,引发了对整个芯片行业未来的深刻思考。
芯片股普遍下挫,美光科技、博通等龙头公司成为了例外,波音公司执行裁员计划更是加大了行业的不确定性。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芯片行业的未来,充满了变数。
那么,未来会如何呢?是中国的芯片企业能够迎难而上,打破垄断,还是全球芯片行业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不过,无论未来如何,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因为,正如那句话所说,变革总是伴随着挑战,而挑战,往往也是机遇的开始。
那么,就让我们拭目以待,用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个观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