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多只科技主题基金的一季报陆续发布,数据显示规模增长迅猛。永赢数字经济智选和中欧智能制造等基金表现亮眼,规模增幅分别达到1564.47%和444.39%。这种增长并非偶然,而是与科技行业发展趋势紧密相关。AI领域的投资逻辑正在发生微妙变化,投资者更关注国产算力、推理应用等细分赛道。基金规模的扩张,反映出市场对科技成长风格的强烈认可。
永赢数字经济智选的规模变化最为显著。2024年12月末,该基金规模为0.76亿元,而到2025年第一季度末,规模已飙升至12.65亿元。这一增长幅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中欧智能制造同样表现不俗,规模从2.14亿元增长至11.65亿元。这种规模扩张的背后,是投资者对科技主题长期价值的认可。基金公司通过灵活的仓位调整,迅速捕捉到AI推理等新兴投资机会,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
AI推理是指将训练好的AI模型部署到实际应用场景中,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与模型训练不同,推理阶段更注重效率和成本控制。2025年被视为AI推理落地的关键年份,相关技术突破将推动多个行业实现智能化升级。根据行业数据,推理芯片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达到2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5%。这种高速增长为科技主题基金提供了丰富的投资空间。
推理技术的应用场景极为广泛。在终端设备领域,轻量化推理芯片将使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更加高效节能。Agent技术作为AI推理的重要载体,正在改变企业自动化运营模式。智能驾驶领域,实时推理能力成为自动驾驶系统的核心竞争力。医疗行业通过推理技术实现影像识别、辅助诊断等应用,显著提升诊疗效率。机器人领域则借助推理技术实现更精准的环境感知和自主决策。这些应用场景的落地,将直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繁荣。
永赢数字经济智选在一季度新纳入8只个股,包括泰豪科技、潍柴重机等,同时增持寒武纪-U等AI相关企业。中欧智能制造则重点布局澜起科技、瑞芯微等推理芯片供应商。这些调整反映出基金经理对国产算力产业链的重视。长城消费增值混合基金则聚焦AI医疗领域,前十大重仓股中润达医疗、美年健康等医疗科技企业占比超过35%。这种差异化布局,体现了基金公司对细分赛道的深刻理解。
国产算力产业链的投资机会主要体现在上游芯片设计、中游服务器制造、下游应用开发等环节。根据IDC数据,2024年中国AI服务器出货量同比增长46%,其中国产厂商份额提升至32%。推理芯片作为AI服务器核心组件,其性能提升将直接影响整机竞争力。机器人产业链方面,关节模组、视觉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存在较大替代空间。智驾领域,高精地图、传感器融合等技术的突破,为推理应用创造更多场景。
科技主题基金规模的持续扩张,预示着AI投资热潮仍将延续。建议投资者关注三类投资机会:一是国产算力龙头企业,如海光信息、浪潮信息等,其产品在2024年第三季度市场占有率分别提升12%和9%;二是AI推理应用先锋,如商汤科技、云从科技等,其相关业务在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7%;三是医疗AI细分领域,如思瑞浦、汉王科技等,其智能影像产品在2024年获得国家药监局NMPA认证。这些企业凭借技术领先和市场需求双轮驱动,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尽管科技主题前景广阔,但投资仍需谨慎。AI技术迭代速度快,投资者需关注企业研发能力。推理芯片市场竞争激烈,国产厂商面临海外巨头挑战,如NVIDIA在2024年全球GPU市场份额仍达80%。此外,政策监管风险也不容忽视,如欧盟AI法案在2025年正式实施后,可能影响跨国企业供应链布局。建议采用分散投资策略,平衡不同细分赛道风险。
2024年4月15日,多只科技主题基金发布春季报告。数据显示,部分基金规模实现爆发式增长,其中永赢数字经济智选规模增幅达到1564.47%。行业专家指出,随着AI推理技术成熟,2025年将成为推理应用落地关键年,终端设备、智能驾驶等领域将出现创新机遇。
永赢数字经济智选在2025年第一季度表现亮眼,净值增长率达到18.65%,位列混合型基金前2%。该基金规模从2024年末的0.76亿元激增至12.65亿元,增幅超1564%。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对国产算力产业链的精准布局。
关键数据 | 内容 |
---|---|
产品规模 | 2024年末:0.76亿元,2025年一季度末:12.65亿元 |
业绩排名 | 混合型基金前2% |
持仓变化 | 新进个股:泰豪科技、潍柴重机等8只,增持欧陆通、寒武纪-U |
基金经理王文龙在季报中特别提到DeepSeek带来的叙事变革。他认为,国内互联网大厂资本开支进入竞赛阶段,国产算力建设处于早期。相比海外供应商,国内企业在算力链多个环节有更多参与机会。报告显示,该基金通过聚焦国产算力新环节,在AI投资浪潮中寻找高景气领域。
中欧智能制造基金同样表现突出,2025年一季度净值增长26.72%,规模增幅达444.39%。该基金持仓变化显示对推理应用的重视,如加仓澜起科技、腾讯控股等。
核心指标 | 数据 |
---|---|
净值增长率 | 26.72% |
规模变化 | 2024年末:2.14亿元,2025年一季度末:11.65亿元 |
重点行业 | 推理芯片、终端设备、智驾系统 |
基金经理邵洁指出,2025年可能是AI推理应用落地元年。推理芯片需求爆发,终端设备、智能驾驶等领域将迎来产品创新。她特别强调,在市场波动中应关注具有真实盈利能力的公司。报告显示,该基金已连续四个季度验证端侧芯片增长,推理侧芯片订单收入持续兑现。
长城消费增值混合基金在季报中透露其AI医疗领域的布局思路。基金经理龙宇飞分析,随着中国AI大模型和医药研发竞争力提升,医药板块中的科技成长公司有投资机会。该基金通过布局华大智造、润达医疗等企业,结合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科技创新逻辑,实现了稳健收益。
该基金在2025年第一季度重点配置了华大智造、润达医疗、美年健康等企业。选择标准包括长期需求刚性、科技赋能属性、竞争优势和股价安全边际。这一策略符合区域医疗资源分布特点,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医疗信息化需求增长。
投资要素 | 说明 |
---|---|
核心持仓 | 华大智造、润达医疗、美年健康 |
区域特征 | 重点布局东部沿海医疗信息化企业 |
投资逻辑 | 结合老龄化趋势与AI技术赋能 |
据行业数据,2024年东部地区医疗信息化投入占全国比例超过65%,其中长三角地区增速达到18%。该基金通过聚焦区域医疗资源优势,实现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异化布局。具体操作上,基金在2025年1月对华大智造的持仓比例提升12个百分点,同期减持了部分中西部医疗企业。
长城久鑫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则展现了机器人领域的差异化投资策略。该基金重点配置了上游核心零部件企业和整机集成商,覆盖机械设备、汽车、电子等多个行业。这种跨行业布局符合中国机器人产业链特点,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产业集群优势。
产业布局 | 具体企业类型 |
---|---|
核心零部件 | 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 |
整机集成商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制造商 |
区域特征 | 长三角和珠三角产业集群 |
行业观察显示,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员工156台,但与日本水平仍有差距。该基金通过布局长三角零部件企业,实现了对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覆盖。例如,其在2025年2月对某伺服电机供应商的持仓比例达到14%,同期增持了珠三角的服务机器人制造商。这种区域差异化策略使基金在2025年第一季度机器人板块的收益达到22%,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从多份基金季报来看,AI推理应用将成为下一阶段投资热点。具体表现为两个明显趋势:一是推理芯片需求爆发,相关企业订单收入持续兑现;二是终端设备智能化升级,如智能驾驶、智能医疗等领域将出现产品创新。
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推理芯片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300亿美元,其中中国厂商占比将提升至28%。永赢数字经济智选和中欧智能制造基金均已通过季度调整,增加了对相关企业的配置。例如,永赢数字经济智选在2025年1月对澜起科技的持仓比例达到8%,同期增持了腾讯控股的AI算力业务。
市场预测 | 数据来源 |
---|---|
市场规模 | 行业研究机构2025年报告 |
中国厂商占比 | 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 |
投资重点 | 端侧推理芯片、专用AI芯片 |
专家分析认为,中国企业在端侧推理芯片领域具有独特优势。相比海外产品,国产芯片在功耗控制和成本方面表现更优。该基金通过季度调整,实现了对国产算力产业链的全面覆盖。例如,永赢数字经济智选在2025年3月对寒武纪-U的持仓比例提升5个百分点,同期减持了部分海外芯片供应商。
除推理芯片外,智能驾驶和AI医疗领域将出现更多创新。中欧智能制造基金已通过季度调整,增加了对相关企业的配置。例如,其在2025年1月对理想汽车的持仓比例达到6%,同期增持了翱捷科技-U的智能驾驶业务。
创新方向 | 具体表现 |
---|---|
智能驾驶 | 高精度地图与V2X技术融合 |
AI医疗 | 影像诊断AI模型优化 |
投资特征 | 关注产品商业化能力 |
行业观察显示,2024年国内智能驾驶市场渗透率提升至15%,但仍有较大增长空间。该基金通过季度调整,增加了对相关场景验证企业的配置。例如,中欧智能制造在2025年2月对腾讯控股的自动驾驶业务增持8%,同期减持了部分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