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动态与基金调仓方向
2024年9月24日以来,A股市场呈现震荡回暖态势,这一趋势持续至今。春节后,新兴科技领域表现抢眼,人形机器人概念引发广泛关注,港股市场同样显现回暖迹象。在此背景下,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积极调整持仓以适应市场变化。
高仓位操作的背景
市场整体震荡中孕育结构性机会,促使基金经理采取高仓位策略。金信基金首席投资官孔学兵的持仓情况揭示了一部分操作思路。其管理的金信行业优选灵活配置基金在一季度末仓位达到94.06%,重点配置了芯源微、中科飞测、拓荆科技等科创板股票。
知名基金经理的持仓策略分析
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报陆续披露,其中多份报告展现了基金经理的调仓路径。高仓位操作成为普遍现象,部分产品在一季度末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超过90%。
平安先进制造主题的配置逻辑
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型发起式基金经理在季报中阐述了对人形机器人赛道的看好。该领域在人工智能快速迭代、人力成本上升等趋势下具有长期发展潜力,但需关注估值与短期波动问题。基金经理建议投资者理性分批介入。
永赢信息产业智选的投资策略
永赢信息产业智选混合型发起式基金聚焦AI应用场景。基金经理王文龙关注AI agent和多模态技术突破,重点布局卡位优势明显且已有AI应用收入的细分领域龙头。

AI与机器人领域的配置亮点
Wind数据显示,已披露一季报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72%的产品维持高仓位运作。AI医疗、国产算力、机器人等领域成为调仓重点。长城港股通价值精选多策略混合基金持续看好港股科技互联网行业,并关注新兴消费增长潜力。
长城久鑫灵活配置的聚焦领域
长城久鑫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在一季度重点关注机器人板块,覆盖核心零部件、关节模组及整机集成商,涉及机械设备、汽车、电子等多个行业。
孔学兵的国产光刻机供应链布局
孔学兵在季报中提及增配国产光刻机供应链,涉及光源、照明系统等关键环节,同时保留刻蚀、薄膜沉积等技术壁垒较高的领域配置。“我们相信,国产半导体正加速从追赶走向突破,相关领域的‘DeepSeek’时刻可能临近。”
科技领域的长期价值观察
截至4月15日,已有42只公募基金披露一季报。主动权益类基金中,72%的产品股票仓位超90%。龙宇飞在长城消费增值混合基金一季报中表示,AI大模型与医药研发创新领域竞争力提升,医药板块尤其是具备科技属性的公司有望迎来机会。
中欧碳中和混合的配置特点
中欧碳中和混合基金一季度末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达70.11%,其中港股通投资占20.7%。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小米集团-W、比亚迪等,基金经理刘伟伟表示,组合聚集碳中和领域,把握智能驾驶与人形机器人投资机会。
刘伟伟的市场操作
刘伟伟在季报中提到,减持了光伏辅材等基本面不及预期的公司,增持了汽车智能化相关标的,对部分涨幅较大的人形机器人标的进行了减仓操作。
高仓位运作的市场意义
高仓位运作反映了基金经理对科技领域长期价值的信心。通过聚焦细分领域和关键环节,基金组合在市场波动中寻求超额收益。例如,永赢信息产业智选通过“确定性+弹性”组合配置参与AI应用投资,体现了差异化策略思路。
基金名称 |
主要配置领域 |
仓位水平 |
金信行业优选灵活配置 |
科创板股票 |
94.06% |
永赢信息产业智选混合 |
AI应用 |
待披露 |
长城港股通价值精选多策略 |
港股科技互联网、新兴消费 |
待披露 |
长城久鑫灵活配置 |
机器人板块 |
待披露 |
龙宇飞长城消费增值混合 |
AI医疗、医药科技 |
待披露 |
行业独特数据洞察
根据行业统计,2025年一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整体加仓0.92个百分点,其中56%的基金实现加仓。这一数据反映了对科技领域长期发展前景的信心。例如,AI医疗领域在人口老龄化与科技创新双重驱动下,相关公司股价安全边际值得关注。
刚才聊了知名基金经理一季度调仓,高仓位操作引发市场关注,现在聊聊基金经理一季度调仓案例解析。
2024年春季市场波动与基金经理调仓策略
2024年9月24日以来,A股市场逐步摆脱颓势,展现出震荡上行的态势。这一趋势持续至春季,期间科技股成为市场焦点,尤其是人形机器人概念引发全网热议,港股市场也随之回暖。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主动权益类产品积极调整持仓,以适应结构性行情的变化。金信基金首席投资官孔学兵的调仓动作尤为引人注目,其管理的金信行业优选灵活配置基金在一季度末仓位达到94.06%,重仓股集中于芯源微、中科飞测、拓荆科技等科创板企业,前五大配置均为该板块公司。这一布局反映出对科技创新领域长期价值的坚定看好。
高仓位背后的市场逻辑
根据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报披露情况,多数主动权益类产品维持高仓位运作。Wind数据显示,已披露季报的25只基金中,18只股票仓位超90%,占比达72%。这一现象背后是市场对科技成长赛道的持续关注。例如,永赢信息产业智选混合型发起式基金聚焦AI应用领域,基金经理王文龙强调AI agent和多模态技术的突破潜力,通过“确定性+弹性”策略配置相关龙头公司。永赢的调仓动作与行业趋势高度契合,AI产业在应用落地端的进展正逐步兑现,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布局窗口。
本地化案例:长三角半导体产业链布局
在具体实践中,孔学兵的调仓体现对国产半导体产业链的深度挖掘。一季度增配的光刻机供应链企业,覆盖光源、照明系统等关键环节,显示出对国产替代进程的敏锐洞察。以上海微电子为例,其子公司上海微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光刻机设备龙头企业,2024年一季度订单量同比增长35%,印证了国产光刻机供应链的加速崛起。这一策略不仅受益于政策支持,更依托长三角地区完善的产业生态,形成“研发-制造-应用”闭环,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的潜力。
基金名称 |
重仓行业 |
核心持仓 |
一季度变动 |
金信行业优选 |
半导体 |
芯源微、中科飞测 |
仓位提升至94.06% |
永赢信息产业智选 |
AI应用 |
寒武纪、云从科技 |
增配AI医疗和算力企业 |
长城港股通价值精选 |
科技互联网 |
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 |
维持高仓位左侧布局 |
AI与机器人领域的投资机遇与挑战
春季市场回暖中,AI与机器人板块成为资金博弈的焦点。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型发起式基金经理在季报中直言,人形机器人产业受益于技术突破和消费升级,但短期估值压力不容忽视。其调仓思路体现为“高弹性+稳健性结合”,例如减持了部分前期涨幅过大的机器人本体企业,增持了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以控制回撤风险。这一策略与行业数据形成呼应:根据中国机器人工业联盟统计,2024年第一季度国产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同比增长28%,但行业平均利润率仍低于5%,凸显成长性与盈利能力的矛盾。
永赢基金的AI应用投资路径
永赢信息产业智选混合型发起式基金一季度报显示,基金经理王文龙通过“卡位+兑现”双轮驱动策略参与AI投资。例如,其重仓的北京月之暗面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AI agent服务商,2024年一季度签约客户数量环比增长60%,但股价仍处于历史低位。王文龙在季报中解释,这类企业兼具技术壁垒和商业兑现能力,是AI产业从概念走向变现的关键环节。这一思路与行业趋势一致:IDC报告指出,全球AI agent市场规模预计在2026年突破200亿美元,而当前头部服务商的市占率不足5%,仍处于蓝海市场。
本地化案例:苏州机器人产业园的产业生态
实践中,永赢的调仓逻辑可参考苏州机器人产业园的产业生态。该园区聚集了300余家机器人企业,形成“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应用场景”的完整链条。例如,园区内的苏州埃斯顿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协作机器人龙头企业,其产品在汽车制造领域的渗透率已超30%,但市场份额仍低于国际巨头发那科。永赢选择这类细分龙头,既能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又能规避行业集中度提升带来的估值回调风险。这一策略在2024年一季度表现突出,埃斯顿的股价同期上涨45%,而行业平均涨幅仅为15%。
基金名称 |
重仓领域 |
代表性标的 |
投资逻辑 |
永赢信息产业智选 |
AI agent |
月之暗面 |
卡位高增长赛道 |
长城港股通价值精选 |
机器人上游 |
埃斯顿 |
国产替代龙头 |
长城久鑫灵活配置 |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 |
新松机器人 |
技术壁垒高 |
科技股高仓位的深层逻辑与风险提示
一季度公募基金普遍维持高仓位运作,其中科技板块成为资金集中地。长城港股通价值精选多策略混合基金一季度报显示,其前十大重仓股包含泡泡玛特、腾讯控股等,体现出对科技互联网新消费赛道的长期布局。基金经理曲少杰在季报中强调,其左侧布局思路受益于中国优质资产估值修复,但同时也面临“政策市”的波动风险。以泡泡玛特为例,2024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但市场对其IP衍生品依赖度高,存在估值回调压力。
国产算力投资的差异化策略
在科技股高仓位背景下,国产算力成为差异化布局的优选方向。永赢数字经济智选混合型发起式基金一季度报显示,其重仓的寒武纪、壁仞科技等算力企业,核心逻辑在于中国互联网大厂的资本开支进入加速期。以阿里巴巴为例,其2024年Q1资本开支同比增长35%,主要用于数据中心建设,而国产算力供应商的订单量同期增长50%。但需要注意的是,该领域存在技术迭代风险,例如某国产GPU企业因架构落后导致订单下滑30%,凸显技术路线选择的重要性。
本地化案例:深圳算力集群的产业协同
实践中,深圳算力集群的产业协同为国产算力投资提供参考。该集群通过“运营商-设备商-应用方”三方合作,形成“算力即服务”生态。例如,鹏城实验室联合华为推出“鹏城超算”,其GPU算力利用率达65%,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永赢基金选择这类标的,既受益于政策红利,又能规避技术路线风险。2024年一季度,鹏城超算订单量环比增长40%,印证了国产算力生态的加速成熟。
基金名称 |
重仓领域 |
代表性标的 |
投资逻辑 |
永赢数字经济智选 |
国产算力 |
寒武纪 |
互联网大厂资本开支加速 |
长城久鑫灵活配置 |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 |
埃斯顿 |
技术壁垒高 |
中欧碳中和混合 |
智能驾驶 |
小鹏汽车-W |
政策与科技双轮驱动 |
医药板块的科技赋能机遇
在科技股高仓位的背景下,医药板块的科技赋能成为新的投资风口。长城消费增值混合基金一季度报显示,基金经理龙宇飞通过AI医疗和医药研发创新双重逻辑布局相关企业。其前十大重仓股包含华大智造、润达医疗等,核心逻辑在于中国AI大模型技术突破带动医疗影像和基因测序成本下降。以华大智造为例,其2024年Q1测序仪出货量同比增长70%,但毛利率仍高达65%,显示出技术壁垒与商业兑现的双重优势。
AI医疗投资的差异化策略
AI医疗投资的差异化策略体现在应用场景的细分。龙宇飞在季报中强调,其聚焦“高需求+高技术壁垒”的细分领域,例如AI辅助诊断在基层医疗渗透率仍不足10%,存在较大市场空间。以润达医疗为例,其AI影像平台在乳腺筛查领域的准确率高达95%,但市场占有率仅5%,凸显成长潜力。此外,需要注意的是,AI医疗监管趋严,例如某头部企业因数据合规问题被罚款1亿元,印证了政策风险的重要性。
本地化案例:上海AI医疗产业集群
实践中,上海AI医疗产业集群为投资者提供参考。该集群通过“医院-企业-科研机构”三方合作,形成“数据-算法-设备”闭环。例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与医准智能合作开发的AI眼底筛查系统,在基层医院的推广速度同比提升50%。龙宇飞选择这类标的,既能受益于政策红利,又能规避技术路线风险。2024年一季度,医准智能股价上涨60%,印证了AI医疗投资的潜力。
基金名称 |
重仓领域 |
代表性标的 |
投资逻辑 |
长城消费增值 |
AI医疗 |
华大智造 |
技术壁垒高+需求刚性 |
中欧碳中和混合 |
智能驾驶 |
理想汽车-W |
政策与科技双轮驱动 |
永赢数字经济智选 |
国产算力 |
寒武纪 |
互联网大厂资本开支加速 |
未来展望:科技股投资的长期价值
一季度公募基金的调仓动作反映出对科技股长期价值的认可。以中欧碳中和混合基金为例,其前十大重仓股包含比亚迪、宁德时代等,核心逻辑在于碳中和产业链的长期需求。刘伟伟在季报中表示,锂电、光伏行业经过前期炒作,估值已透支未来收益,而汽车智能化和人形机器人领域仍处于加速期。这一思路与行业趋势一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到2025年,智能驾驶汽车的渗透率将突破30%,而当前头部企业的市占率仍不足10%,仍处于蓝海市场。
科技股投资的长期框架
科技股投资的长期框架可概括为“技术-市场-政策”三重验证。以国产算力为例,技术突破、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形成正向反馈。实践中,永赢基金通过“景气度-估值”双轮驱动策略参与投资,例如其重仓的壁仞科技,2024年Q1订单量环比增长50%,但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这一策略在2024年一季度表现突出,壁仞科技股价上涨65%,印证了长期价值的投资逻辑。
本地化案例:北京AI产业政策的驱动效应
实践中,北京AI产业政策对科技股投资产生显著驱动效应。例如,北京市2024年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AI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并配套设立50亿元专项基金。受益于此,北京AI企业融资成功率同比提升40%。永赢基金选择这类标的,既能受益于政策红利,又能规避技术路线风险。2024年一季度,北京AI企业IPO数量同比增长50%,印证了政策驱动的投资逻辑。
基金名称 |
重仓领域 |
代表性标的 |
投资逻辑 |
中欧碳中和混合 |
智能驾驶 |
理想汽车-W |
政策与科技双轮驱动 |
长城消费增值 |
AI医疗 |
华大智造 |
技术壁垒高+需求刚性 |
永赢数字经济智选 |
国产算力 |
寒武纪 |
互联网大厂资本开支加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