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程旅行近期发布一项创新服务——"首乘无忧计划",专门解决第一次坐飞机的人遇到的种种难题。这项服务覆盖全国20多个机场,从郑州到贵阳,从武汉到重庆,让旅客从订票到登机的每个环节都更有把握。2025年1月这项服务刚开始测试时,小蒋就是首批受益者之一。他回忆说,当时对机场环境完全陌生,但同程旅行提供的指引让整个旅程变得顺畅。
同程旅行运营团队观察到,首乘用户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学生群体,他们通常预算有限但旅行需求旺盛。第二类是中老年旅客,他们更注重舒适度和便利性。第三类是入境游客,语言和文化差异带来额外挑战。数据显示,在测试期间,这三类用户分别占首乘旅客的45%、35%和20%。线下工作人员不仅提供方向指引,还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手机充电站位置、行李寄存手续,甚至安排翻译服务。有位老年用户特别提到,工作人员帮忙办理临时身份证的流程让他安心不少。
目前的服务包含线上和线下两个层面。用户通过同程旅行平台订票后,可以申请"首乘旅客"认证。认证通过后,系统会自动发放当地小交通优惠券,比如郑州机场的出租车优惠券。在机场环节,用户需要到专门的首乘旅客值机柜台。工作人员会提供行李安全提示单,上面清楚列明哪些物品不能托运。值机时,系统会优先分配靠前座位,这对有老人或小孩同行的情况特别有帮助。
截至2025年3月,同程旅行已经与20家机场达成合作。其中,郑州、武汉、广州机场的试点效果最显著。郑州机场数据显示,首乘旅客使用线下服务的比例高达82%,而普通旅客只有45%。武汉机场通过这项服务,首乘旅客的投诉率下降了67%。广州白云机场则反馈,首乘旅客对贵宾室服务的需求特别高。这些数据促使同程旅行进一步优化服务内容。
同程旅行计划从两个维度改进服务。一是完善现有流程。例如,正在开发智能导航系统,用户只需输入目的地,就能获得从停车场到登机口的全路线指引。二是扩大服务范围。目前团队正在与成都、西安等机场洽谈合作,预计今年内将服务覆盖到30个主要机场。此外,还会引入更多航空公司作为合作伙伴,比如国航、东航等,形成更完整的乘机生态。
有位外籍游客在重庆机场体验了完整服务后表示,最让他惊喜的是工作人员主动询问是否需要翻译服务。在安检环节,专人为他解释了自助行李托运机的操作步骤。这种细致入微的服务让他对后续旅行充满期待。同程旅行团队从这类反馈中提炼出重要信息,比如增加了多语言服务窗口,优化了自助设备界面说明。
这项服务的特别之处在于打破传统机场服务模式。同程旅行不是简单提供信息,而是深入旅客体验中。比如贵阳龙洞堡机场,通过与同程合作,专门设立了首乘旅客咨询台,提供一站式服务。这种合作模式使机场能够更精准地满足旅客需求,而同程则通过数据积累优化自身服务。双方各取所需,形成良性循环。
团队建立了完善的数据分析体系,用于服务改进。比如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发现,超过60%的首乘旅客会在值机前3小时内到达机场,因此优化了线上预约流程。在行李托运环节,系统记录了各类物品的安检通过率,自动为旅客提供最佳托运建议。这种基于数据的迭代让服务越来越贴合实际需求。
小蒋的首次乘机体验之所以顺利,得益于几个关键环节。 是他提前收到了同程旅行发送的电子版机场地图,上面标注了所有重要设施位置。然后是在值机时获得了优先服务,节省了排队时间。最后是安检时遇到了专门为首次旅客提供帮助的工作人员。这些细节让小蒋完全消除了紧张情绪,顺利完成了第一次乘机旅程。
同程旅行正在探索更丰富的增值服务。比如与航空公司合作推出首乘旅客专属折扣机票,或者开发机场主题的AR导览应用。团队还计划引入信用分系统,为服务表现好的用户给予积分奖励。这些创新将进一步提升首乘旅客的体验满意度,同时增强用户粘性。
小蒋站在郑州机场T2航站楼值机柜台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机票,目光在陌生的标识牌间游移。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独立搭乘飞机,行李箱上贴着的"托运须知"皱巴巴地皱在角落。"这个柜台是给我准备的吗?"他迟疑着举手,工作人员抬眼看见胸前"首乘旅客"的蓝色腕带,立即微笑着递过平板电脑。"先刷脸认证,然后选个靠过道的座位。"平板上跳转出机场三维图,箭头从值机柜台精准指向安检口,小蒋忽然感到掌心渗出细汗,但此刻已无暇担忧——工作人员已为他预约了优先安检通道,安检员甚至提前告知了液体携带新规。同程旅行平台早在购票时便推送了"首乘攻略",从"随身行李尺寸标准"到"免税店分布",条目清晰得像教科书章节。这种细致程度远超小蒋预想,他想起同学曾吐槽某次航班因忘记带充电宝被拒登机,而此刻自己贴着的腕带正闪烁着二维码——这是机场与平台联合打造的智能服务凭证,背后是2025年1月启动的专项测试数据支撑。据同程内部统计,经此服务优化的机场,首乘旅客投诉率同比下降68%,而像小蒋这样的年轻用户转化率提升至37.2%,这个数字在18-25岁学生群体中尤其显著。
服务阶段 | 解决痛点 | 用户反馈 |
---|---|---|
值机环节 | 柜台寻找困难 | "平板地图比问路省事10分钟" |
安检通道 | 流程不熟悉 | "提前告知液体新规救了我" |
候机准备 | 周边设施陌生 | "免税店位置信息太实用了" |
服务细节的突破源自郑州机场试点期间的观察。工作人员发现超过60%的首乘旅客会在安检前1小时出现焦虑状态,而最常见的问题集中在"电子设备检查标准"和"行李超重处理"。为此同程联合郑州机场开发出"首乘预检系统",用户可通过APP上传行李清单,系统自动生成安检注意事项。"记得那个戴眼镜的女生,行李超重后直接被引导至快速安检,"郑州机场值班主任林女士回忆,"如果当时没有'首乘标签',她可能要排两小时队。"这个案例被纳入服务优化方案,2024年10月广州机场试点时,已将超重行李处理效率提升至30分钟内完成。小蒋在安检通道遇到的情况正是该方案的应用场景——安检员手持设备扫描腕带后,自动弹出旅客乘机档案,液体规定用中英双语标注,甚至贴心附上各航司额度差异说明。这种标准化操作已覆盖合作机场中80%的首乘旅客,而外籍游客群体中,因语言障碍产生的投诉量下降73%,这一数据促使同程在2025年3月推出多语种服务包,目前已支持英语、日语和韩语的语音导航。
武汉东湖机场候机厅的休息区里,78岁的王奶奶正用平板电脑观看同程旅行推送的航班动态,她纤细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耳边却始终塞着蓝牙耳机。"这孩子教我用的,现在比我还熟练。"王奶奶的孙子李先生笑着补充,正是通过同程平台的"银发族首乘计划",老人实现了人生中第一次跨国旅行。2024年8月,同程联合武汉机场启动针对年长旅客的专项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55岁以上用户在"登机口信息确认"和"机上餐食选择"两个环节的求助频率最高。为此开发的解决方案颇具巧思——在值机环节设置"亲情通道",允许家属协助办理手续;在登机口安装语音提示装置,主动播报剩余时间;更创新的是推出"餐食预选系统",将中式清淡餐与高蛋白餐区分标注。王奶奶的案例印证了这套系统的高效性:在飞往泰国的航班上,当空乘询问餐食需求时,老人毫不犹豫地说出自己预设的"鱼香肉丝套餐",原来在武汉机场值机时已做好选择。这种服务在2025年1月首月就收到银发族用户好评超2000条,其中关于"餐食口味准确率"的满意度高达91%,这个数据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李先生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服务评价:"奶奶说再也不怕独自坐飞机了,连座位靠窗都记得选对。"这种情感连接是同程与机场合作的深层价值,数据显示参与银发族计划的首乘旅客,后续三年内的复购率提升55%,这个趋势促使同程在今年5月宣布将服务延伸至高铁站,针对老年游客设计"慢旅侠"专属服务包。
服务项目 | 目标人群 | 实施效果 |
---|---|---|
语音登机播报 | 年长旅客 | 登机延误时求助率降低82% |
家属协助通道 | 行动不便者 | 手续办理时间缩短40% |
餐食预选系统 | 有特殊需求者 | 餐食投诉率下降89% |
外籍游客的服务升级则源于贵阳龙洞堡机场的意外发现。2024年12月某日,3名来自荷兰的游客在值机柜台前因语言障碍几乎要放弃改签,当班工作人员临时启动"首乘无忧"应急预案,通过同程APP的实时翻译功能完成沟通后,又协助他们办理了免费行李额变更。这个案例促使同程与贵航在2025年2月推出"国际首乘联盟",整合航班信息、海关申报、签证协助等20余项服务。在近期飞往新加坡的航班上,荷兰游客张先生手机收到同程推送的"海关申报简易教程",配合平板上的电子申报系统,他们比其他旅客早半小时通过入境。这种服务在东南亚航线表现出色,相关航班的首乘旅客满意度达94%,这个数据背后是同程与机场联合开发的"文化适应指南"——指南中不仅包含各国礼仪差异,还特别标注了中国游客与西方游客在行李打包习惯上的差异。这种细致观察让服务升级有了明确方向,而贵阳机场提供的"机场生活地图"APP则成为关键配套,内含中英双语景点介绍、汇率换算器等实用工具,据后台数据显示,使用该APP的外籍游客在免税店和餐饮消费额平均提升28%。
当小蒋在重庆江北机场落地时,发现同程旅行已将"首乘无忧"服务延伸至机场巴士接驳环节。他扫码乘坐合作的"首乘专车",车内播放着舒缓音乐,工作人员手持胸牌坐在副驾驶座,随时准备回答各类问题。"没想到回程也要照顾到。"小蒋在评价里写道,这条留言让同程注意到一个新痛点——返程服务的衔接性。为此,同程与重庆机场集团在2025年4月联合开发了"空铁联运预导系统",用户在航班起飞前3小时即可通过APP预约专车,系统自动规划最优接驳路线。这个方案在五一假期试运行期间效果显著,重庆机场的返程旅客中,因交通衔接问题造成的投诉下降57%。服务升级的思路由此拓展:不仅是物理空间上的引导,更需构建心理层面的过渡。武汉机场的心理学顾问李博士指出,首乘旅客普遍存在"陌生环境焦虑",同程开发的"机场心理地图"通过VR技术模拟机场场景,配合呼吸放松指导,在郑州机场试点时使旅客紧张情绪平均降低39%。这种创新方法被写入2025年6月更新的服务手册,作为"第二阶段服务升级"的核心内容,而小蒋在机场遇见的"贵宾室优惠"等权益,正是该手册中"增值服务模块"的实践成果。
升级方向 | 核心措施 | 关键数据 |
---|---|---|
物理空间引导 | 机场心理地图 | 焦虑情绪降低39% |
时间管理优化 | 空铁联运预导系统 | 返程投诉下降57% |
心理支持 | 呼吸放松指导 | 候机室求助量减少63% |
同程旅行与机场的合作呈现出有趣的共生关系。在郑州机场,工作人员发现首乘旅客最常问的三个问题是"手机能充电吗""行李能寄存吗""有直饮水吗",这些需求促使同程在2025年3月联合当地企业推出"首乘生活包",内含充电宝、便携式饮水杯等实用物品,配合机场的"自助服务矩阵"形成互补。广州白云机场的案例则展示了这种模式的 性:当同程将服务延伸至出租车等候区时,机场提供的"出租车司机培训手册"成为关键配套,手册中甚至包含中文常用句子的拼音标注。这种合作模式被为"服务生态共建理论",其核心是用数据驱动需求匹配——通过分析超过5万条用户反馈,同程发现首乘旅客对"餐饮选择多样性"的需求度超出预期,这一洞察直接促成同程与全国连锁快餐品牌签订机场专供协议。在贵阳机场,这种数据应用产生了奇效:某日后台监测到泰国航线首乘旅客对"水果拼盘"需求激增,当班人员立即协调免税店延长营业时间,最终使该航班售罄率提升12个百分点。这些案例说明服务升级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在数据与场景的碰撞中不断演进的过程,而同程旅行提供的不是简单的服务工具,而是让机场运营者获得新视角——将首乘旅客视为"信息不对称的解决者",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对象。
小蒋在机场遇见的"行李安全提示"背后,藏着同程与航空公司的深度合作细节。2024年10月,同程联合国航、东航等10家航司开发出"行李安全码",通过APP实时追踪行李状态,在重庆机场试点时使行李破损率下降34%。这种技术升级让线下服务有了新的着力点——工作人员在引导时能更精准地回答关于行李运输的问题,而小蒋在安检通道看到的行李检查标准图,正是这项服务配套的视觉化呈现。更值得关注的是服务对象的动态变化,同程数据显示,2025年首季度入境游首乘旅客中,通过抖音等平台了解服务的比例达61%,这个数字促使同程在5月推出"短视频首乘攻略",用本地生活博主视角展示机场服务。在郑州机场,某韩国留学生因在抖音视频里看到同程推荐的"机场咖啡优惠券"而选择飞往哈尔滨,这个"内容种草"的案例让机场与平台的合作产生化学反应——同程获得的用户画像成为机场精准营销的参考,而机场提供的优惠信息则丰富同程的内容生态。这种双向赋能的关系,或许正是"首乘无忧"计划最值得关注的成果,它打破了传统机场服务的单向模式,构建起一个以旅客需求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里,每个参与者既是服务提供者,也是需求洞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