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货率高、利润低,经销商面临统一管理难题

2025-04-18 8:00:12 股市动态 facai888

终端退回商品的困境

终端渠道退回的大日期商品,经销商往往只能以低价倒卖给所谓的“倒爷”。但这些“倒爷”通常对统一品牌的销量表现有疑虑,担心最终被大日期产品拖垮。这种“嫌弃”情绪普遍存在,导致许多“倒爷”拒绝收购统一的大日期软饮料。同行之间则采取更直接的方式,例如按1元/瓶的低价处理,或者直接赠送给亲朋好友以维持日常客情关系。

无糖饮料热潮后的反思

无糖饮料的爆发期过后,经销商每天可能接到十几个厂家的电话,或者接待数位前来洽谈销量任务和进货政策的业务代表。如今,流通渠道中的商超、便利店已成为无糖饮料的重灾区。补水饮料的流行催生了大量“快补水”“巨补水”“能补水”等类似产品,缺乏市场壁垒的软饮料品类,其爆火周期被大幅缩短,终端只能在低价竞争中挣扎,动销自然受限。

年轻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影响

年轻消费者对软饮料的需求日益细分化,这种变化不仅冲击了销量,更对渠道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药食同源饮料的兴起,如红豆薏米水、人参水系列等,依托朋克养生的网络流量,在线上市场展现出一定的动销潜力。然而,这类产品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终端消费者教育,否则难以在终端市场形成较高销量,这对重资产运营的经销商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退货率上升的直接后果

退货大日期商品的增加,以及“倒爷”对统一软饮料的抵触情绪,导致重资产运营的统一经销商利润持续下滑。无糖茶的逐渐衰落,更迫使统一加快打造新的爆品。

经销商的生存现状

杜磊的体验并非个例,许多经销商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基于销量不同,经销商会对客户进行分级管理。但近年来,传统夫妻老婆店的销量下滑明显,而电商和零售折扣店的崛起,让传统流通渠道或面临倒闭,或陷入经营困境。

区域市场的具体案例

以湖北省某市为例,部分区域市场的大窑汽水经销商出仓价为5元/瓶,餐饮渠道售价8元/瓶。大窑汽水凭借餐饮渠道的高利润空间和产品带来的独特回味感,从内蒙古走向全国,并冲刺IPO。这种冲击直接影响了统一经销商在餐饮渠道的布局。

渠道变革与利润挤压

2024年软饮料行业的集体涨价,最终导致市场陷入混乱。许多经销商对是否继续做统一代理表示犹豫,甚至直言“能别入局就别入局,慎重再慎重考虑”。张明指出,老经销商虽然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客户体系,但面对统一这样的大品牌,依然感到力不从心,更不用说新手。

行业整体数据表现

曹阳提到,根据统一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的营收增速分别为475.22%、11.35%、3.35%。增速的持续放缓,简单来说就是,厂家通过各种方式向经销商强行压货和配货,导致经销商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

年份 营收增速 主要影响因素
2022年 475.22% 新产品推出
2023年 11.35% 市场竞争加剧
2024年 3.35% 渠道变革

退货商品处理的困境

不仅是软饮料,从事快消品行业多年的曹阳表示,2024年诸多品牌的常温奶、方便面、啤酒等产品均积压在经销商的仓库中。越来越多的大日期产品,正是市面上“倒爷”和折扣仓不断增多的原因。动销缓慢,大日期商品对利润的冲击和现金流的占用,让经销商打款愈发理性,对厂家的促销政策也更加谨慎。

具体案例

例如,湖北乡镇市场推广的“果子熟了”产品,动销欠佳,退货率偏高。即使统一没有发布相关通知,县域经销商对该产品的推广仍持谨慎态度。

终端动销的深层问题

终端动销缓慢的背后,是当前的统一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市场环境。孙伟指出,一方面,软饮料和方便面多年来面临着一个无解的问题:某一品类爆火后,很快就会有大量品牌方和白牌商家通过改造现有产品线或OEM方式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南方城市更多的零售折扣店和硬折扣超市,吸走了传统流通渠道的销量,这不仅增加了大日期商品的退回,也导致经销商的应收账款成为坏账。

退货率高、利润低,经销商面临统一管理难题

渠道变化的加剧

以无糖饮料为例,年轻人对新鲜感、不习惯喝热茶以及网络营销的推动,是无糖饮料在高线城市爆火的基础。然而,县域市场重体力劳动者占比大,消费偏好仍以功能性饮料为主,无糖饮料中仅有东方树叶有明显动销。这种差异导致统一经销商在县域市场的布局面临挑战。

经销商的策略调整

面对终端动销的困境,统一经销商或选择提前退出,或陷入观望状态。但经销商对软饮料产品的布局,与资本、品牌方之间存在错位。据杜磊透露,2024年娃哈哈、农夫山泉、统一在当地年销售额分别为5000万-6000万、2000万-3000万、400万-500万。换言之,统一在当地并不算顶级品牌。

多品牌经营的现实

因经销商精力有限,且不同品牌之间存在竞争,厂家担忧经销商对待不同品牌厚此薄彼,因此2024年统一不允许经销商同时经营统一和“果子熟了”两大品牌。这种策略虽然有助于管理渠道,但也限制了经销商的灵活性。

厂商管理的不足

统一对价盘管理的松懈,以及电商平台售价缺乏最低限制,进一步加剧了终端动销的困境。例如,拼多多百亿补贴1月新鲜日期的500ml统一冰红茶/绿茶到手价约2元/瓶,多多买菜1月新鲜日期的1L统一冰红茶到手价约3元/瓶,这些价格不仅比零售折扣店还要低,更远低于传统通路渠道的价格。

价格混乱的后果

处理大日期商品带来的亏损,继续挤压经销商的利润。例如,一年投入四五百万做统一方便面,实际利润不到30万元的同行比比皆是。这种价格混乱的情况,让经销商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经销商的抱怨与无奈

胡刚的吐槽并非空穴来风,许多经销商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孙伟也表示很无奈,一方面,快消品经销商利润被持续压缩之际,若不控制人员成本和提成,大概率会出现亏损。但缩减人员开支既会导致大量终端渠道无人维系客情,又让终端渠道老板觉得无人对接、无人处理大日期商品,这让统一终端动销缓慢的困境雪上加霜,经销商同样陷入两难境地。

恶性循环的形成

如孙伟所言,当前的统一正陷入流通渠道的恶性循环:厂家为提高营收和利润,提高经销商任务和零售价→缺少大单品支撑、行业竞争惨烈、价盘管理松动、窜货等问题的存在,导致终端出货缓慢→大日期商品增多、渠道生变持续压缩经销商利润→经销商降低业务员工资,陷入招人难和留人难困境下,渠道客户又无人维系→终端渠道不满、合作意愿下滑,动销继续缓慢→厂家继续增加销量任务,经销商大日期商品继续增多,利润继续被挤压。

行业趋势的观察

曹阳指出,流通渠道的恶性循环之下,虽然许多统一经销商苦等统一打造出下一个冰红茶/绿茶大单品,但在山东市场上整个软饮料行业已经两三年没有出现过大单品,更别说统一了。东方树叶的持续教育、农夫山泉矿泉水的极高铺货率,为东方树叶的爆火提供了基础。

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多品牌、多品类经营叠加大快消行业的强行压货和配货问题,这不仅让经销商做的是重资产生意,且经销商的成本和利润构成相当复杂。商品流通中的利润除销售差价外,还涉及前台费用、后台费用、促销陈列费用等等。简单来说就是,你卖得越好,窜货问题越突出。各种窜货商品的流入带来的价格混乱,又让你所在的区域市场统一动销继续下滑。

渠道变革的应对

例如,部分区域市场上汇源果汁强压无糖茶。统一没有厂家业务无法做终端陈列,若配备厂家业务并使用系统,厂家不仅会压货且大概率会增加销售任务。这种情况下,经销商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经销商的出路

面对当前的困境,经销商需要更加灵活的策略和更深入的渠道管理。例如,一些经销商开始尝试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模式,通过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同时加强与终端渠道的合作,提高产品的动销率。此外,一些经销商也开始关注细分市场的需求,推出更具针对性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谈完退货率高、利润低,经销商面临统一管理难题,接下来聊聊案例解析:经销商如何破解退货难题。

退货难题:经销商的困境与出路

终端渠道退回的大日期商品,让经销商陷入两难。倒货给“倒爷”不保险,因为后者担心最终砸在自己手里。同行要么按1元/瓶低价甩卖,要么直接送亲友维系客情。无糖饮料的爆发,让经销商每天面对十几个厂家电话,终端商超、便利店沦为重灾区。补水饮料的泛滥,更是加剧了低价混战。年轻消费者对软饮料需求的细分化,不仅冲击销量,更动摇渠道根基。

退货增多、“倒爷”嫌弃,让统一经销商利润持续下滑。无糖茶的衰落,迫使统一加快爆品打造。杜磊的案例典型:传统夫妻老婆店销量下滑,电商和零售折扣店冲击传统渠道。无糖饮料的没落,让经销商对统一产品态度谨慎。大窑汽水的成功,冲击了统一在餐饮渠道的布局。2025年,大快消行业经销商生存压力将持续增加,这从山东省某县统一分销商的言论中可见一斑。

经销商困境 具体表现
退货增多 大日期产品积压,利润被压缩
“倒爷”嫌弃 统一软饮料因大日期产品不受欢迎
渠道变化 传统夫妻老婆店、商超受电商冲击
利润下滑 无糖茶衰落,经销商对统一产品态度谨慎

无糖饮料的兴衰:经销商的反思

无糖饮料的爆发,曾让经销商忙得不亦乐乎。无糖茶、红豆薏米水、人参水系列等层出不穷,依托朋克养生概念收割线上流量。但终端动销缓慢,退货率居高不下,让经销商对药食同源饮料的态度趋于谨慎。毕竟,这类产品需要企业深耕并投入大量时间教育消费者,对重资产运营的经销商来说,风险太大。

杜磊的案例进一步印证:无糖饮料在县域市场逐渐衰落。东方树叶因销量下滑打出10元/3瓶的促销价,可乐牛在县域市场也难以卖动。无糖饮料的高线城市爆火,源于年轻人新鲜感、不习惯喝热茶、网络营销等多重因素,但在县域市场,功能性饮料仍是主流。

无糖饮料类型 县域市场表现
无糖茶 衰落,东方树叶销量下滑
红豆薏米水 谨慎,退货率高
人参水系列 谨慎,需长期教育消费者
功能性饮料 主流,县域市场偏好

渠道生变:经销商的无奈

传统流通渠道的变化,让经销商倍感压力。2024年,三四家大型超市倒闭,几十家夫妻店和中小超市退出,小型连锁超市无法正常结算货款。流通渠道向经销商赊销的账款,追回率极低。渠道铺货越多,经销商越难做。杜磊的言论直白:渠道生变,经销商利润被持续挤压。

胖东来改造店的出现,让经销商面临新的挑战。胖东来形成的高客流基础,建立在优质服务和高品质自营商品之上,但其他大型商超难以复制。胖东来设定的更严格的商品标准,让经销商退货率增加。皖北某县城的胡刚直言:干统一经销商,利润微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渠道变化 具体影响
大型超市倒闭 销量下滑,退货增多
夫妻店退出 渠道萎缩,利润被压缩
小型连锁超市困境 无法结算货款,应收账款成坏账
胖东来改造店 退货率增加,经销商利润下滑

经销商的生存策略:差异化与精细化

面对退货难题和渠道变化,经销商需要调整策略。差异化经营是关键。杜磊的案例显示,单一品牌经营风险高,多品牌、多品类经营更具抗风险能力。曹阳的混合品牌组合——椰树、旺仔、体动葡萄糖等,正是差异化经营的成功案例。精细化运营不可或缺。终端动销缓慢,经销商需加强客情维护,提高服务质量。皖北某县的孙伟建议:控制人员成本,但保证终端渠道有人对接。

价格管理混乱是另一大问题。华彬红牛以断货措施控制电商平台,但效果有限。统一经销商需建立更严格的价盘管理体系,避免窜货带来的价格混乱。胡刚的吐槽值得深思:终端渠道不满,合作意愿下滑,动销自然缓慢。经销商需平衡厂家任务与终端需求,避免过度压货。

生存策略 具体措施
差异化经营 多品牌、多品类组合
精细化运营 加强客情维护,提高服务质量
价格管理 建立严格的价盘体系,避免窜货
平衡厂家任务 避免过度压货,满足终端需求

未来展望:品牌与渠道的协同

未来,经销商需与品牌方协同,打造更多爆品。东方树叶的持续教育、农夫山泉矿泉水的铺货率,都是成功案例。统一经销商需借鉴这些经验,加快新品研发和推广。同时,渠道创新也至关重要。线上线下融合,社区团购等新兴渠道,为经销商提供新的增长点。

消费者愈发关注性价比,软饮料行业若继续调价,或将陷入“谁先涨价谁先死”的困境。曹阳的预测一针见血:经销商需谨慎行事,避免盲目跟风。十年前,快消品行业是县城年轻人的“香饽饽”,如今却面临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经销商需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待遇,吸引和留住人才。

未来趋势 具体方向
品牌协同 打造更多爆品,借鉴东方树叶、农夫山泉案例
渠道创新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社区团购等新兴渠道
消费者需求 关注性价比,避免盲目调价
人才管理 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待遇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