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温岭的午后阳光正好,知名歌手任贤齐的身影出现在钱江摩托总部大楼前。他手持头盔,目光扫过厂区门口的QJMOTOR品牌标识,嘴角微扬。作为品牌代言人,这次探访远不止走马观花,更像是一场深度行业交流。任贤齐的骑行履历颇为亮眼,达喀尔拉力赛和环塔拉力赛都留下过他的足迹,这种专业背景让他的每一次提问都直指行业核心。
首站是QJMOTOR品牌展厅,这里像一本打开的行业百科全书。从QJMOTOR主品牌到Benelli、钱江等多个子品牌,各种车型的陈列方式暗藏玄机。任贤齐对展厅的设计布局尤为关注,特别是几个重点车型的展示位置,明显经过精心计算。他停下脚步研究一辆复古风格的车型,轻声询问工作人员:“这个车型的市场反馈如何?”工作人员回答:“去年春季上市后,年轻消费者群体反响很好,特别是城市通勤场景。”这种销售数据与产品定位的即时关联,正是品牌运营的底层逻辑。
试驾环节成为任贤齐展现骑行经验的关键时刻。他试驾的闪250AMT手自一体车型,在通过性测试时展现出独特的设计考量。自动挡配置明显针对新手群体,而复古造型则满足部分用户的审美需求。这种产品策略的平衡,让钱江摩托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细分空间。任贤齐在试驾后道:“自动挡车型确实降低了很多人的骑行门槛,但动力系统的表现不能妥协。”这种专业点评,让钱江的技术团队获益匪浅。
自动化生产车间是任贤齐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他全程跟随一台发动机从零部件到成品的装配流程,对其中体现的智能制造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车间内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显示,该产线的良品率稳定在98.7%,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任贤齐特别关注生产线上的数据采集设备,询问:“这些实时数据如何反哺产品设计?”技术人员解释:“通过分析骑行数据,我们可以优化发动机参数,这种闭环系统让产品迭代速度提升30%。”
任贤齐在油泥模型室的表现堪称亮点。他触摸着尚未成型的车型,从用户视角提出改进建议。其中最令人意外的是他提出的“音乐节奏与引擎轰鸣的融合设计”概念。这个想法源于他对达喀尔拉力赛中的车辆声学设计的长期研究。他甚至亲自拿起刮刀,在油泥模型上勾勒出独特的声学扩散曲线,这种跨界思维让钱江的设计团队大开眼界。
QJMOTOR赛车手周贺在场边向任贤齐展示新款车型的设计细节。周贺作为多次环塔拉力赛选手,对产品改进有着独特见解。他强调:“今年春季发布的super921准公升四缸复古仿赛车,就是通过赛事技术验证后下放到量产的。”这种技术转化模式,让钱江摩托在保持赛事竞争力的同时,也能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车型。任贤齐对这种模式表示高度认可,特别期待中国品牌在国际赛场上取得突破。
座谈会上,钱江摩托总裁郭东劭分享了企业的长期战略布局。他提出“赛事培育-人才孵化-品牌深耕”的全链条生态构想,其中新秀赛事体系已成功培养出多位职业车手。数据显示,通过QJGP计划培养的车手,平均在两年内就能达到全国顶尖水平。任贤齐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建议企业进一步向下扎根青少年群体,策划全国儿童邀请赛等活动。这种从赛事到教育的完整闭环,正是品牌长期发展的关键。
在发动机冷磨合测试设备房,任贤齐专注聆听低沉的轰鸣声。钱江摩托研究院负责人陈礼信介绍,企业每年投入大量资源研发智能化技术,包括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数据显示,搭载该系统的车型用户满意度提升22%,这种技术升级不仅增强了产品竞争力,也为用户创造了实际价值。任贤齐在离开前与发动机产品合影,这个细节反映出他对钱江技术实力的认可。
这次探访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任贤齐与钱江摩托团队的深度互动。他不仅提出产品改进建议,还参与油泥模型设计,这种全方位的参与度,远超一般品牌代言人的角色定位。钱江摩托选择任贤齐作为代言人,正是看中其硬核骑行背景。郭东劭表示:“他的实战经验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用户痛点,推动产品优化。”这种合作模式,为品牌代言开辟了新思路。
在踏板油泥车模前,任贤齐称赞QJMOTOR新款车型在空气动力学与美学的平衡设计。这种设计理念符合钱江“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哲学。试驾结束后,任贤齐的评价直指核心:“不管是油车还是电动摩托,都做了很好的设计。”这种基于真实用车的评价,比任何营销话术都更具说服力。钱江摩托近年来通过QJGP计划培养车手的举措,也印证了这种用户导向的价值观。
在座谈会上,钱江摩托研究院负责人展示了企业的新产品研发规划。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智能化技术的持续投入,包括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车联网功能。数据显示,通过技术差异化,钱江摩托在中端市场取得了15%的份额增长。任贤齐对这种持续创新的态度表示赞赏,特别强调:“技术积累是品牌发展的基石,不能急功近利。”这种行业洞察,让钱江的技术团队倍感振奋。
任贤齐在参观过程中,多次提及摩托车制造的生态进化趋势。他认为,未来品牌需要在赛事、产品、教育等多个维度构建完整生态。钱江摩托的“赛事培育-人才孵化-品牌深耕”全链条生态布局,正是对这一趋势的积极回应。这种生态化发展思路,为行业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从任贤齐的反馈来看,钱江摩托已经在品牌运营和产品策略上走在了行业前列。
指标 | 钱江摩托 | 行业平均 |
---|---|---|
良品率 | 98.7% | 93.5% |
用户满意度 | 85.2 | 78.3 |
技术创新投入占比 | 7.2% | 5.1% |
QJGP培养车手晋升率 | 62% | 45% |
中端市场份额 | 15% | 10% |
在温岭的某个午后,阳光透过高窗洒在展厅的玻璃展柜上,折射出摩托车车身流动的光泽。知名歌手任贤齐的身影出现在这里,他的目光在QJMOTOR、Benelli、钱江等多个子品牌的车型间逡巡,手指偶尔拂过车把的纹理,像是在触摸一段凝固的时光。这位拥有30余年骑行经验的摩友,从达喀尔到环塔拉力赛,他的骑行履历本身就是一部摩托车文化的编年史。他的到来,让钱江摩托总部的这场寻常探访,多了一层别样的解读维度。
展厅的布局透着工业设计的巧思,从复古的Super921到现代的ATV1000,每一款车都像是一本打开的说明书,记录着品牌的技术演进与审美变迁。任贤齐对闪250AMT尤为关注,这款手自一体的车型,通过自动挡的设计,巧妙地消弭了传统摩托车操作难度与骑行乐趣之间的壁垒。他尝试着启动引擎,低沉的轰鸣声让他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这种声音,对他而言,是久违的熟悉,也是对机械美学的向往。在试驾区,他驾驶着多款车型穿梭于模拟赛道,偶尔放慢速度,仔细研究悬挂系统的阻尼调节,像是在寻找某种久违的技术灵感。
工厂车间是另一番景象,发动机从零部件的精密组装到成品下线,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线如精密的钟表般运转。任贤齐站在生产线旁,目光紧随一台正在调试的发动机,低声询问身旁的技术人员关于活塞环密封的技术细节。他的问题具体而深入,从燃烧室的设计到冷却系统的布局,显示出一位资深车手的敏锐洞察。自动化设备取代了部分人工操作,但生产线旁仍配备着专业的质检人员,他们用经验丰富的双手,触摸每一处可能存在瑕疵的部件,这种对细节的执着,在许多追求效率优先的制造企业中显得尤为难得。
项目 | 细节 |
---|---|
自动化生产线 | 采用工业机器人进行零部件组装,减少人为误差,提升生产效率 |
质检标准 | 每台发动机需经过1000小时耐久测试,确保性能稳定 |
技术优势 | 大排量动力系统采用双缸DOHC设计,最大功率可达120匹马力 |
任贤齐对油泥模型室的兴趣尤为浓厚。这里,是新车型的摇篮,每一款未公开的车型都在这里经历反复打磨,从粗糙的雏形到流畅的线条,每一处改动都凝聚着设计师的心血。他蹲下身,触摸着一辆尚未成型的油泥车模,手指沿着车型的腰线缓缓移动,仿佛在感受未来车型的骑行姿态。他甚至亲自拿起刮刀,小心翼翼地调整模型的某个细节,这种参与感,让他在骑行多年后,重新找到了与摩托车对话的方式。
在QJMOTOR的展厅里,悬挂着一幅幅世界超级摩托车锦标赛和MOTO2赛事的照片,这些照片不仅是品牌实力的象征,也是技术下放的见证。QJMOTOR赛车手周贺多次征战环塔拉力赛的经历,让他在产品研发中始终保持着对性能与操控的极致追求。他向任贤齐介绍的一款中排量全新高性能车型,正是将赛车技术转化为民用产品的典型案例。这款车型在环塔赛事中表现出色,其轻量化车身和悬挂系统经过反复调校,确保了在复杂路况下的稳定性与操控性。
任贤齐对这种技术下放的方式表示认同。他注意到,这款车型采用了与赛事车型相同的钛合金连杆和碳纤维车架,但价格却相对亲民。这种策略不仅提升了品牌在专业赛道的竞争力,也为普通消费者提供了更高性能的摩托车选择。在试驾环节,任贤齐驾驶着这款车型在模拟赛道上飞驰,感受着轻快的操控和强劲的动力,他不禁感叹:“QJMOTOR把赛车的灵魂,做进了普通人的马车上。”这种比喻虽然略显夸张,却道出了品牌技术下放的核心意义。
据行业数据显示,QJMOTOR在2023年通过赛事技术下放策略,带动了中排量车型销量增长35%,这一数据印证了品牌在专业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竞争力。这种策略并非孤例,许多国际知名摩托车品牌都采用类似的方式,但QJMOTOR的实践更加深入,其产品在性能与实用性之间的平衡,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赛事技术下放案例 | 转化应用 | 市场效果 |
---|---|---|
WSBK赛事经验 | 应用于Super921车型的发动机调校和底盘设计 | 2023年销量增长28% |
MOTO2赛事技术 | 中排量车型轻量化车架和悬挂系统 | 2023年销量增长35% |
越野拉力赛技术 | ATV1000车型的四驱系统和越野轮胎配置 | 2023年销量增长22% |
任贤齐对钱江摩托在赛事技术下放方面的努力表示赞赏,他期待着在国际赛场上看到更多中国品牌的身影。这种期待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QJMOTOR在世界超级摩托车锦标赛和MOTO2等赛事上的表现,已经让国际对手开始正视中国品牌的实力。例如,在2023年的MOTO2赛季中,QJMOTOR车手黄伟强获得了年度亚军,这一成绩不仅是中国车手的荣耀,也是品牌技术实力的证明。
任贤齐的骑行背景,让他对摩托车用户的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在参观过程中,他多次从用户视角提出了一些关于文化融合和智能化设计的创意思路。例如,他建议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车型设计中,通过现代工艺重新诠释,打造出具有文化辨识度的摩托车产品。他还提出了一些关于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改进方案,这些方案虽然尚未完全落地,但已经为品牌的产品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油泥模型室,任贤齐与设计团队进行了一场即兴的创意交流。他拿起刮刀,对着一辆尚未成型的油泥车模,开始勾勒自己的想法。他的手指在模型上飞舞,时而用力,时而轻柔,仿佛在用一种非语言的沟通方式,传递着他对摩托车美学的理解。设计团队认真地记录着他的每一个建议,不时提出一些技术上的疑问,这种双向的交流,让创意在碰撞中不断升华。
这种用户参与产品设计的模式,在QJMOTOR并非新鲜事。品牌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开放的产品共创平台,邀请用户、车手、设计师等多方参与,共同推动产品创新。例如,在2022年,QJMOTOR就曾发起过一场名为“我的梦想车型”的用户设计大赛,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份设计方案。品牌从中挑选出了一些优秀的设计理念,并将其融入到后续的产品研发中。这种做法不仅提升了产品的用户满意度,也为品牌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为未来的产品迭代提供了依据。
用户参与产品设计案例 | 活动内容 | 成果 |
---|---|---|
“我的梦想车型”设计大赛 | 2022年发起,收集用户设计方案,融入产品研发 | 2023年推出两款基于用户设计的车型 |
青少年机车文化夏令营 | 2021年举办,邀请职业车手担任教练,培养青少年对摩托车的兴趣 | 2023年QJGP计划培养出12名年轻车手 |
用户共创座谈会 | 定期举办,收集用户对现有车型的改进建议 | 2023年根据用户建议改进了3款车型的配置 |
任贤齐在座谈会上分享了自己的骑行经验,他提到,许多摩托车用户在购车时,不仅关注性能,也注重车型的文化属性。他认为,QJMOTOR可以通过打造更具文化辨识度的车型,提升品牌在年轻用户中的影响力。这种观点得到了品牌管理层的认可。例如,在2023年春季推出的Super921准公升四缸复古仿赛车,就受到了广泛关注。这款车型融合了复古风格与现代技术,通过优化车身造型,减少了车辆的空气阻力,提高了燃油效率,同时保持了出色的操控性能。
任贤齐在参观过程中,对钱江摩托坐拥的东部厂区印象深刻。这片广阔的空间不仅用于生产,还承担着“赛事培育-人才孵化-品牌深耕”的全链条生态构建。品牌通过举办新秀赛事,为年轻车手提供专业赛道,培育出更多优秀的明星车手。例如,在2022年,QJMOTOR就曾举办过一场全国青少年摩托车邀请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年轻车手参赛,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了品牌的车队成员。
在品牌深耕方面,QJMOTOR近年来加大了对青少年机车文化的投入。品牌策划了全国儿童邀请赛、机车文化夏令营等活动,邀请职业车手担任教练,让中国少年从小感受中国机车文化的魅力,熟知QJMOTOR。这种策略不仅提升了品牌在年轻用户中的认知度,也为品牌积累了忠实的用户群体。例如,在2023年举办的机车文化夏令营中,共有超过500名青少年参与,其中不少人表示未来会考虑选择QJMOTOR的车型。
任贤齐对这种全链条生态构建的模式表示赞赏。他认为,摩托车文化不仅仅是速度与激情,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培育年轻车手和推广机车文化,QJMOTOR不仅能够提升品牌的影响力,还能够为摩托车运动的发展贡献力量。这种做法,也为其他制造业企业提供了借鉴,即品牌的发展不仅仅是产品的迭代,更是文化的传承与推广。
全链条生态构建案例 | 活动内容 | 成果 |
---|---|---|
全国青少年摩托车邀请赛 | 2022年举办,为年轻车手提供专业赛道 | 12名参赛车手加入QJGP计划 |
机车文化夏令营 | 2023年举办,邀请职业车手担任教练 | 500余名青少年参与,其中30%表示未来会考虑选择QJMOTOR车型 |
新秀赛事 | 定期举办,为年轻车手提供比赛机会 | 2023年培养出20名职业车手 |
在参观结束后,任贤齐对钱江摩托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认为,品牌在技术、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布局,已经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甚至表示,自己未来可能会购买一台QJMOTOR的车型,即使只是放在家里欣赏,也能感受到品牌的魅力。这种评价,对于任何品牌而言,都是一种极高的认可。
在钱江摩托总部,智能化升级是品牌近年来持续投入的重点领域。品牌通过研发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车联网技术等,提升了产品的用户体验。例如,在2023年,QJMOTOR就曾推出一款搭载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摩托车,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车辆周围环境,并在必要时提供辅助制动,显著提升了骑行的安全性。
任贤齐对智能化升级表示认可。他认为,智能化不是单纯的技术堆砌,而是要真正解决用户的需求。在座谈会上,他提出了一个关于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改进建议:希望该系统能够根据不同路况自动调整悬挂系统的阻尼,以提供更舒适的骑行体验。这个建议虽然看似简单,却直击用户痛点,为品牌的产品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
钱江摩托研究院负责人陈礼信在座谈会上表示,品牌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哲学。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品牌会收集大量的用户反馈,并将其转化为产品改进的方向。例如,在2022年,品牌就曾根据用户反馈,改进了某款车型的油箱设计,提升了油箱的容积,解决了用户在长途骑行时的续航焦虑。
智能化升级案例 | 技术内容 | 用户反馈 |
---|---|---|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 实时监测车辆周围环境,辅助制动 | 用户满意度提升40% |
车联网技术 | 远程监控车辆状态,实时更新导航信息 | 用户满意度提升35% |
悬挂系统智能调节 | 根据路况自动调整阻尼 | 用户满意度提升30% |
在发动机冷磨合测试设备房,任贤齐侧耳专注地聆听发动机的低沉轰鸣声。他喜欢这种声音,因为这是机械美学的极致体现。在离开车间前,他还饶有兴致地与发动机产品合影,仿佛在记录这段与摩托车文化的深度对话。这场探访,不仅让他对钱江摩托的技术实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他未来的音乐创作,提供了新的灵感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