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通义团队从阿里云分拆,并入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

2025-07-20 0:09:35 投资策略 facai888

技术革新,团队融合: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新篇章

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团队重组成为推动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近日,传通义团队从阿里云分拆,正式并入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这一动作标志着阿里在AI领域布局的进一步深化。

团队职责分明,技术与应用并行

在这次调整中,AI技术团队和应用团队逐步分开,分别专注于模型性能、参数和用户体验,以及获客等方面。这种分工体现了大模型从技术层迈向产品的必然趋势。

以AI To C产品的投流为例,字节在AI业务发展初期,就将大模型分为底层技术与产品应用两个团队,并命名为“Seed”和“flow”;百度的文心大模型与文小言App,也分属技术中台事业群组与移动生态事业群组。这种明确的团队职责划分,有助于提高效率,加速产品迭代。

通义家族再升级,阿里云体系外拓展

调整后,通义PC及App团队与智能搜索产品“夸克”平级,原有的通义实验室,仍然留在阿里云体系内。此次调整可以看作是阿里梳理内部AI To C应用的一次重要尝试。

其中,通义大模型家族由达摩院开发——达摩院的主要职能,更偏向基础科学和创新性技术研究;而阿里云作为一个To B业务,也不适合投入进直面To C市场的应用开发和推广中。这种分离,有助于通义大模型家族更好地发挥其潜力。

团队调整背后:双十一后的阿里战略布局

此次“通义”应用的调整,与近期另一则消息相关联。每年的双十一过后,都是阿里例行组织调整的节点。11月底,前淘宝用户事业部和阿里妈妈负责人吴嘉,已经回归智能信息事业群,担任总裁,专注AI To C方向业务的探索。

AI应用投流战:竞争加剧,通义App表现稳健

《智能涌现》曾于8月报道过AI应用的投流战:字节旗下的“豆包”和以Kimi为首的初创公司,在B站、、抖音等等渠道加大投放,互相竞争,以获取更多的用户。不过,此前通义App在增长获客上激进的动作不多,其产品定位也更偏向效率工具型。

传通义团队从阿里云分拆,并入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

据QuestMobile数据,截至2024年10月,通义的网页端月访问量约为1012万,这一数据表明,通义App在市场上已经具有一定的用户基础和影响力。


传通义团队从阿里云分拆,并入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的部分讲完了,接下来看阿里云传通义团队转型专注解决方案。

团队转型背后的战略考量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阿里云传通义团队迎来了转型的新篇章。从单纯的技术研发转向专注于提供解决方案,这一转变背后,是对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趋势的前瞻性布局。

转型前 转型后
技术导向,侧重模型性能 用户导向,聚焦解决方案
内部研发为主 外部合作,市场拓展

通义团队的职责划分

在转型过程中,通义团队的职责划分也经历了明显的变化。原本的技术团队专注于模型的性能和参数优化,而新的应用团队则更注重用户体验和获客策略。这种分工的调整,有助于团队更高效地应对市场变化,提升产品竞争力。

以AI To C产品的投流为例,2024年,AI应用赛道竞争激烈,通义团队通过明确分工,确保了产品在技术性能和用户体验上的双重提升。

阿里云体系内的整合与优化

通义团队在阿里云体系内的整合,是对公司资源的一次优化配置。原有的通义实验室继续留在阿里云体系内,而通义PC及App团队则与智能搜索产品“夸克”平级,这一调整标志着阿里云对AI To C应用的战略重视。

达摩院作为阿里云体系下的研究机构,主要负责基础科学和创新性技术研究,而阿里云本身则专注于To B业务。这种分工明确,有助于通义团队在技术研究和市场应用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通义团队分拆与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的融合

据《智能涌现》报道,阿里旗下的AI应用“通义”近期正式从阿里云分拆,并入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这一调整涉及通义To C方向的产品经理和相关工程团队,标志着阿里在AI To C领域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深化。

此次调整与吴嘉回归智能信息事业群担任总裁的消息相呼应,吴嘉的加入将为AI To C方向业务的探索带来新的活力。

市场动态与竞争格局

在AI应用赛道,字节旗下的“豆包”和初创公司Kimi等在B站、、抖音等渠道加大投放,竞争激烈。相比之下,通义App在增长获客上较为稳健,其产品定位更偏向效率工具型。

据QuestMobile数据,截至2024年10月,通义的网页端月访问量约为1012万,这一数据反映了通义在市场中的稳定表现。

未来展望与解决方案的潜力

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持续发展,通义团队在解决方案领域的潜力巨大。未来,通义团队将继续深化与各行业的合作,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通义团队的转型之路,不仅是对自身能力的提升,更是对整个行业发展的积极推动。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