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2月的阿里财报会上,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透露,非核心资产的出售进展顺利。在2024财年至今的九个月内,阿里已退出17亿美元的非核心资产。蔡崇信强调,阿里资产负债表上仍有许多传统的实体零售业务,这些并非核心业务,若退出也是合理做法。
2017年1月,银泰商业在港交所宣布进行私有化,联合要约方包括阿里巴巴集团全资子公司阿里巴巴投资和银泰商业创始人沈国军的全资公司,交易金额达198亿港元。私有化后,阿里巴巴成为银泰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增至约74%。
DoNews12月17日消息,阿里巴巴今日在港交所公告,公司与另一名少数股东同意将银泰100%的股权向由雅戈尔集团和银泰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购买方财团出售。银泰是中国领先的百货企业之一。阿里巴巴目前持有银泰约99%的股权。
阿里巴巴就银泰出售的所得款项总额约为人民币74亿元。阿里巴巴预计因出售银泰而录得的亏损约为人民币93亿元。银泰出售的完成须通过中国经营者集中审查和其他惯例交割条件。
2014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以53.7亿元港币对银泰商业进行战略投资,并组建合资公司。2016年6月,银泰商业集团接受阿里巴巴的换股通知,阿里巴巴方面对银泰总持股达到27.90%,成为最大股东。
银泰商业作为中国领先的百货企业之一,其业务涵盖了百货、超市、便利店等多种业态。然而,在阿里巴巴的战略调整下,银泰商业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从战略投资到控股,再到如今的全面出售,银泰商业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波折。
阿里巴巴此次出售银泰100%股权,背后反映出阿里巴巴对非核心资产的调整策略。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阿里巴巴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优化资产负债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这也意味着阿里巴巴在零售领域的战略调整,将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
银泰商业在阿里巴巴的出售后,将由雅戈尔集团和银泰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购买方财团接手。新东家将如何布局银泰商业,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在新的管理团队下,银泰商业能否实现新的发展,值得我们期待。
2024年2月,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在财报会上透露,阿里巴巴在非核心资产出售方面进展顺利,已退出17亿美元的非核心资产。这一举措预示着电商行业的新格局即将初现。而银泰易主,便是这场变革的标志性事件。
回顾银泰商业的私有化历程,我们不得不提到2017年1月的那场交易。当时,银泰商业在港交所宣布进行私有化,阿里巴巴集团全资子公司阿里巴巴投资和银泰商业创始人沈国军的全资公司成为联合要约方。交易金额高达198亿港元,阿里巴巴成为银泰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增至约74%。
时间 | 事件 | 交易金额 |
---|---|---|
2017年1月 | 银泰商业私有化 | 198 |
2024年12月 | 阿里巴巴出售银泰100%股权 | 74 |
2024年12月,阿里巴巴宣布将银泰100%的股权出售给由雅戈尔集团和银泰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购买方财团。这一消息一经公布,便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阿里巴巴目前持有银泰约99%的股权,此次出售所得款项总额约为人民币7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预计因出售银泰而录得的亏损约为人民币93亿元。这一亏损数额的背后,反映出阿里巴巴在电商领域战略调整的决心。同时,银泰出售的完成须通过中国经营者集中审查和其他惯例交割条件,这也预示着电商行业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
银泰与阿里巴巴的合资公司,在电商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双方的战略方向逐渐出现分歧。此次银泰易主,或许预示着电商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未来,银泰或许将凭借其丰富的线下资源和雅戈尔集团的支持,在电商领域实现新的突破。而对于阿里巴巴而言,此次出售银泰股权,或许有助于其聚焦核心业务,进一步巩固其在电商领域的领先地位。
银泰易主事件,不仅对电商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杭州这个电商重镇产生了重要影响。
杭州作为电商之都,拥有众多知名电商企业。银泰易主后,杭州的电商企业纷纷调整战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例如,一家名为“杭州电商小铺”的企业,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成功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提升了用户体验和转化率。
据相关数据显示,该企业在银泰易主后的三个月内,转化率提升了20%,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0%。这一案例充分说明,在电商新格局下,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