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控股在近日的一则消息中宣布,旗下两个子品牌极星和极氪的合并计划因方向不明确而暂停。这一决策背后,是吉利对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深思熟虑。
11月14日,吉利控股对外宣布对极氪、领克的股权结构进行优化,旨在“理顺股权关系、减少关联交易、消除同业竞争”。随后,两大汽车品牌开始了业务层面的整合。此次整合主要集中在营销、供应链和采购等环节,后续还将重新梳理两品牌的产品和研发。
据汽车像素报道,在领克与极氪合并的同时,极星也开始为并入极氪做准备。据悉,安聪慧将从沈子瑜手中接任极星汽车董事长的职务,目的是操作两个品牌的合并。在此之前,安聪慧担任吉利控股总裁、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和极氪科技CEO三个职务。
一位接近极星的负责人表示,早在今年10月,极星内部已经向员工口头通知了合并。同时,两边的业务已经开始交叉,整合的方式与领克相仿,会先从营销等业务入手。
具体的推进包括:极星销售体系近期需要去杭州进行业务汇报;在极星与极氪一些相邻的办公区,两边员工开始共享办公资源。
然而,这一合并计划目前已经暂停。多位接近极星的负责人表示,本周极星内部做了暂停合并的通知。据悉,极星的体量远小于领克,但相比于领克与极氪之间的整合,极星与极氪的合并挑战更大,内部争议也更大。
极星的主要市场在海外,今年前9个月,全球销量为3.23万辆,同比下滑22.8%。今年2月23日,沃尔沃汽车宣布计划将其所持极星股份中62.7%的股权,分配给吉利。这意味着极星的经营和财务,将由吉利承担。
极星的内部氛围、业务节奏、未来规划都与极氪不同,这些都加大了整合的难度。一位极星的员工表示,极星的工作氛围“更像是外企,更像沃尔沃”。
两个多月前,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发表《台州宣言》,宣布吉利未来的五大核心任务,即: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战略稳健和战略协同。《台州宣言》中的“战略聚焦”和“战略整合”背景下,外界一直对极星的发展方向有颇多猜测。
与极氪一样,极星是独立的美股上市公司,受到自身业绩和沃尔沃出让股份的影响,极星今年在资本市场表现不佳,5月至8月底,股价游离于每股1美元以下。
截至11月26日,极星股价为每股1.1美元,总市值为23.2亿美元。比起领克与极氪之间的合并,整合或许可以解决极星独立发展的问题,却很难带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一位接近吉利高层的行业人士表示,极氪与领克的合并目的明确,能够帮助两个品牌更合理的分配资源,扫除内部竞争、提升效率。但盲目将极星并入极氪,不仅很难做到这几点,反而会让外界担心极星的发展方向,“担心极星会变成雷达、几何,而不是领克”。
在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吉利控股作出了一系列的战略调整,其中包括对旗下品牌股权结构的优化。11月14日,吉利控股宣布对极氪、领克的股权结构进行优化,旨在“理顺股权关系、减少关联交易、消除同业竞争”。这一决策标志着吉利控股在品牌整合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极星与极氪的合并计划在行业内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汽车行业报道,极星已经开始为并入极氪做准备。一位接近吉利控股的人士透露,安聪慧将从沈子瑜手中接任极星汽车董事长的职务,这一安排旨在推动两个品牌的合并。安聪慧此前担任吉利控股总裁、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和极氪科技CEO,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
极星与极氪的合并计划在业务层面也有所体现。据报道,极星销售体系近期需要前往杭州进行业务汇报,同时,极星与极氪一些相邻的办公区,两边员工开始共享办公资源。这些举措表明,两个品牌在营销、供应链和采购等方面的整合已经开始。
业务领域 | 整合举措 | 预期效果 |
---|---|---|
营销 | 销售体系汇报、资源共享 | 提升市场竞争力 |
供应链 | 优化采购流程、降低成本 | 提高生产效率 |
然而,极星与极氪的合并计划并非一帆风顺。据悉,合并已暂停,多位接近极星的负责人表示,本周极星内部已发出暂停合并的通知。极星与极氪的合并挑战更大,内部争议也更大。极星的体量远小于领克,且主要市场在海外,这使得整合难度加大。
与极氪一样,极星是独立的美股上市公司。受到自身业绩和沃尔沃出让股份的影响,极星今年在资本市场表现不佳。5月到8月底,极星股价游离于每股1美元以下。截至11月26日,极星股价为每股1.1美元,总市值为23.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