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行业中,极氪和领克的合并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陈林金文为我们揭示了这场合并的细节。
根据陈林金文的介绍,从产品级别来看,领克主要针对A级到C级市场,而极氪则聚焦于B级到D级。这样的市场定位错位,无疑为两家品牌的协同发展提供了空间。极氪的B级和C级车型以纯电为主,C级车和D级车则是超级混动,而领克则在保持中高端定位的同时,也在积极拓展新能源领域。
品牌 | 主要市场 | 主要车型 |
---|---|---|
极氪 | B级到D级 | 纯电动车型、超级混动车型 |
领克 | A级到C级 | 中高端新能源车型 |
在技术方面,极氪的端到端Plus架构将人工规则驱动升级为场景认知驱动,这使得高阶智能驾驶得以落地。陈奇表示,这一架构将使车辆更加类人,更具思考能力。同时,随着智驾渗透率的提升,成本也将逐渐降低,用户体验得到提升。
在智能驾驶系统中,数据的闭环至关重要。数据量的多少、配比以及筛选、清洗和后端评测体系的构建,都将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只有实现数据闭环,才能真正发挥智能驾驶系统的潜力。
在2024年广州车展上,极氪首发了全栈自研浩瀚智驾2.0,面向高阶智能驾驶的端到端Plus架构。该架构预计将在2024年底向全国用户推送,而车位到车位领航功能也将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全国全量推送。
在渠道方面,极氪采用的是直营模式,而领克则采用的是经销制。合并后,两家品牌在销售上仍将保持完全独立的运营,极氪的专属渠道极氪家也将继续下沉至三线市场,未来更有望下沉至四线市场。
在差异化策略上,极氪和领克都将聚焦于用户体验。将现有功能如无图NZP、泊车等做到足够强大和出色,再进行长远规划,提供更优的服务、更多的场景和更丰富的体验。
在整合中后台后,极氪和领克在研发、法务、数字化、物流、仓储、零部件等方面实现了高度共享和协同。但前台业务仍保持独立性,以确保品牌能够继续独立发展。
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陈林金文指出,极氪专注于B级到D级的纯电和超级混动车型,而领克则聚焦于A级到C级的市场。这种市场定位的差异,使得两个品牌能够覆盖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极氪的B级和C级车型以纯电为主,而C级车和D级车则采用超级混动技术,这种多元化的产品策略,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品牌 | 定位 | 主要技术 |
---|---|---|
极氪 | B级到D级纯电和超级混动车型 | 纯电、超级混动 |
领克 | A级到C级车型 | 混合动力、纯电 |
陈奇强调,极氪的端到端Plus架构能够从人工规则驱动转变为场景认知驱动,这种更加类人、更加能思考的架构,使得高阶智能驾驶得以实现。这种架构的引入,不仅提升了驾驶体验,也增强了车辆的安全性能。
极氪在2024年广州车展开幕前夕发布了全栈自研的浩瀚智驾2.0,该系统将于2024年底向全国用户推送无图城市NZP功能,而车位到车位领航功能则预计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全国全量推送。
在渠道方面,极氪采用直营模式,而领克则采用经销制。极氪的专属渠道——极氪家,已经下沉到三线市场,并计划继续下沉到四线市场。这种下沉策略,有助于极氪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知名度。
极氪还计划加速三四线市场的渠道布局,通过提供更优的服务、更多的场景和更丰富的体验,吸引更多消费者。
吉利控股宣布对极氪、领克的股权结构进行优化,推动两个品牌进行全面战略协同。尽管两个品牌在销售上保持独立,但中后台的整合将实现研发、法务、数字化、物流、仓储、零部件等领域的共享和协同。
这种资源整合,不仅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