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领克07 Ultra自动防眩目后视镜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原本宣称具备自动防眩目功能的后视镜,被指存在减配现象,涉嫌虚假宣传,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损害。
自动防眩目后视镜主要分为光感式和集成式两种技术方案。光感式后视镜能够感应后车灯光,自动调节内后视镜光线,从而减少眩光,提高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而集成式后视镜则是通过跟随自车近灯光的点亮情况,自动调暗以减少眩光。
技术方案 | 特点 | 适用场景 |
---|---|---|
光感式 | 感应后车灯光,自动调节 | 提高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
集成式 | 跟随自车近灯光点亮情况,自动调暗 | 减少眩光,提高驾驶安全性 |
有车主拆解领克07 Ultra后视镜后发现,其背后没有光线传感器,且缺少一根LIN接线。这种减配导致自动防眩目后视镜触发逻辑混乱,不仅影响夜间行车安全,还可能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有车主在使用领克07 Ultra时发现,在车机内打开后视镜防眩目功能,只要车辆打开大灯后挂上D挡,防眩目功能就会触发,但并没有“根据前后光线强弱调节”的逻辑。而在晚间关闭车机内的后视镜防眩目功能后,后视镜的可见度明显提升,与领克品牌宣传的“自动调节”存在出入。
领克品牌表示,领克07 EM-P 126长续航Ultra/Halo版本具备内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当前市场上自动防眩目功能的技术方案主要有两种:光感式和集成式。由于供应链原因,领克07 EM-P内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技术方案已从光感式切换为集成式。
对于领克07 Ultra后视镜减配问题,领克品牌承诺将积极回应车主关切,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确保消费者权益得到保障。
据车主反馈,车架号在1000以内的领克07 Ultra后视镜是有光线传感器的,但在量产后的车辆中,却存在减配和功能缺陷。车友认为领克品牌的做法不符合行业标准,自动防眩目后视镜的逻辑将会导致夜间行车的隐患。
针对这一问题,领克品牌表示将尽快对相关车辆进行技术改进,确保车辆安全性能符合国家标准。
领克品牌旗下的领克07 Ultra车型,在上市之初便以其自动防眩目无框内后视镜作为卖点之一。然而,近期该功能却引发了车主们的广泛争议,关于其技术升级和解决方案的讨论也愈发激烈。
争议点 | 车主反馈 |
---|---|
自动防眩目功能 | 车主反映实际使用中,后视镜防眩目功能并非完全自动,需手动调节。 |
技术方案 | 部分车主拆解后发现,后视镜背后缺少光线传感器,导致功能异常。 |
知情权 | 领克品牌在更换配件后未告知消费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
领克07 Ultra的自动防眩目无框内后视镜,原本是提升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利器。然而,在实际使用中,车主们却发现这一功能并非如宣传中所言那样完美。有车主表示,在夜晚或地库中,必须手动调节后视镜,这与消费者对“自动”功能的认知存在明显差异。
在领克07后视镜防眩问题中,部分车主发现车辆在量产后的后视镜存在减配和功能缺陷。车友认为领克品牌的做法不符合行业标准,自动防眩目后视镜的逻辑将会导致夜间行车的隐患。此外,领克品牌在更换配件后未告知消费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面对这一问题,领克品牌应积极回应消费者关切,加强售后服务质量,确保消费者权益。同时,行业内也应关注类似问题,共同推动汽车后视镜技术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驾驶体验。
领克07后视镜防眩问题的出现,提醒我们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也要关注消费者权益。汽车后视镜作为驾驶安全的重要保障,其技术升级应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和用户体验。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领克07后视镜防眩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安全、舒适的驾驶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