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迪智驾,一家由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创办的商用车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硬科技产品公司,已在多个领域实现商业化落地。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交付123辆自动驾驶矿卡,并收到320辆自动驾驶矿卡及206套独立自动驾驶卡车系统的指示性订单。这不仅展示了其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实力,同时也揭示了其在商业化过程中的稳健步伐。
希迪智驾专注于自动驾驶矿卡及物流车、V2X技术及高性能感知解决方案的研发。其自动驾驶+V2X技术已实现无人矿山、干线物流、智慧园区、城市公交等多场景大规模商业化落地。这背后,是其对技术的不断深耕与突破。例如,在中国某矿区,希迪智驾已交付56辆自动驾驶矿卡,与约500辆有人驾驶卡车混合行驶,组成了全球最大的混编作业采矿车队。
自成立以来,希迪智驾获得了多次融资。2018年3月,公司完成了A轮3000万美元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1400万美元,百度风投投资了300万美元。2021年6月,完成B轮2.8亿元融资,2021年10月至11月完成2.63亿元B+轮融资;2022年4月至6月完成2.7亿元C轮融资;2024年2月完成C+轮融资2400万元。这些资金的注入,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尽管希迪智驾在2024年上半年亏损1.23亿元,但这一亏损背后,是其对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持续投入。公司2021年、2022年、2023年期内亏损分别为1.8亿元、2.63亿元、2.55亿元;经调整亏损分别为1.14亿元、1.59亿元、1.38亿元。然而,这并不能掩盖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2.59亿元,毛利为4438万元,毛利率为17.2%。
当前,自动驾驶商用车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根据DoNews报道,希迪智驾股份有限公司已递交招股书,准备在港交所上市。招股书显示,公司2021年、2022年、2023年营收分别为7738.5万元、3105.6万元、1.33亿元;毛利分别为2562万元、-600万元、2682万元;毛利率分别为33.1%、-19.3%、20.2%。这些数据表明,希迪智驾在自动驾驶商用车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自动驾驶商用车市场可分为城市道路、城际干线和封闭场景三大类。城市道路场景主要包括无人公交车、城市物流、末端配送、无人环卫等;城际干线场景指车辆的城际干线运输;封闭场景主要包括矿场、园区、港口、机场等。希迪智驾在多场景下的商业化落地,正是对这一细分市场的深入洞察和精准把握。
在自动驾驶领域,希迪智驾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即便在技术领先和市场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希迪智驾却面临着亏损的困境。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一现象,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希迪智驾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实现了无人矿山、干线物流、智慧园区、城市公交等多场景的大规模商业化落地。例如,在中国某矿区,希迪智驾交付了56辆自动驾驶矿卡,与约500辆有人驾驶卡车混合行驶,组成了全球最大的混编作业采矿车队。
应用场景 | 具体案例 |
---|---|
无人矿山 | 中国某矿区,56辆自动驾驶矿卡与有人驾驶卡车混合作业 |
干线物流 | 实现自动驾驶卡车在长途运输中的稳定运行 |
智慧园区 | 为园区内车辆提供智能调度和路径规划 |
城市公交 | 推出无人驾驶公交车,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效率 |
自成立以来,希迪智驾获得了多次融资,包括2018年的A轮融资、2019年的A-1轮融资、2020年的A-2轮融资以及2021年完成的B轮和B+轮融资。2024年2月,希迪智驾完成了C+轮融资,投后估值超过90亿元。
融资时间 | 融资额 | 投资方 |
---|---|---|
2018年3月 | 3000万美元 | 红杉中国、百度风投 |
2019年12月 | 2500万美元 | 未公开 |
2020年7月至9月 | 1亿元 | 未公开 |
2021年2月 | 2.82亿元 | 未公开 |
2024年2月 | 2400万元 | 未公开 |
截至2024年上半年,希迪智驾的亏损状况并未有明显改善。期内亏损为1.23亿元,亏损率为47.4%。尽管营收有所增长,但亏损仍然严重。这背后的原因可能与研发投入、市场竞争、商业模式等因素有关。
时间 | 营收 | 毛利 | 毛利率 | 亏损 |
---|---|---|---|---|
2021年 | 7738.5 | 2562 | 33.1% | 1.8亿 |
2022年 | 3105.6 | -600 | -19.3% | 2.63亿 |
2023年 | 1.33亿 | 2682 | 20.2% | 2.55亿 |
2024年上半年 | 25900 | 4438 | 17.2% | 12300 |
面对亏损的困境,希迪智驾需要从多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方面,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优化商业模式,提高运营效率。同时,加强市场拓展,扩大市场份额,以实现盈利目标。
希迪智驾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自动驾驶行业的机会。在技术快速发展、市场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每个企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