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控股涉嫌集资诈骗案,涉案金额超百亿,一审开庭审理

2025-04-20 17:36:02 股票分析 facai888

案情概览:雪松控股涉嫌集资诈骗案,涉案金额超百亿

近期,广州黄埔公安发布通告,雪松控股及其下属的广东圆方投资有限公司等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立案查处。这起案件涉及金额高达百亿,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案件背景:雪松控股及张劲等19人涉嫌多项罪名

此次涉嫌的19人包括雪松控股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张劲。据了解,他们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背信运用受托财产、妨害作证等多项罪名。目前,此案已由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并将于10月28日至11月2日开庭审理。

资金流向:雪松信托涉嫌自融,资金去向成谜

雪松控股通过旗下的雪松信托进行了一系列资金运作。据《证券时报》报道,雪松信托长青供应链系列产品涉嫌自融,即由发行人直接或间接认购自己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这些产品的资金流向一直是个谜,而如今,这一谜底终于被揭开。

受害者揭秘:雪松控股涉嫌违规发售理财产品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雪松控股在2020年1月起,打着“供应链金融”的幌子,以所谓的“应收账款”为底层资产,通过各类金交所、产交所、伪金交所通道,超过350只违规“理财产品”面向自然人发售,总规模超200亿元。然而,这些产品的兑付却陷入停滞。

项目逾期:长青系列与长盈83号产品均出现逾期

2021年4月,雪松控股旗下长青系列理财产品出现逾期。2022年1月,雪松控股发出致歉信,宣布原定的兑付计划无法实现。同年,长盈83号产品也出现逾期。据《国际金融报》报道,当地前锋村委会曾在2022年3月1日出具回复函回应,不了解所谓的“云智能科技创新综合体”项目。

法律诉讼:雪松控股及张劲等19人面临刑事强制措施

据财新报道,广州市检察院指控雪松控股及其旗下子公司涉嫌集资诈骗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两项罪名,对公司及若干管理层人员提起公诉。一名了解案件情况的投资者曾透露,检方认为雪松控股涉嫌单位犯罪,部分高管个人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雪松控股:从“广州第一民企”到涉嫌非法集资

1971年出生的张劲是雪松控股创始人、董事局主席,1997年创办雪松控股的前身君华集团。经过20余年发展,雪松控股曾被称为“广州第一民企”、连续4年成为《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2021年营收高达2334亿元。然而,如今却涉嫌非法集资,令人唏嘘。

雪松控股涉嫌集资诈骗案引发行业关注

雪松控股涉嫌集资诈骗案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起案件不仅涉及巨额资金,还涉及到众多受害者。在法治社会中,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我们期待正义得以伸张,受害者得到应有的赔偿。


通过雪松控股涉嫌集资诈骗案,涉案金额超百亿,一审开庭审理的铺垫,我们可以开始百亿集资诈骗案一审,雪松控股应对策略解析。

案件背景:雪松控股的集资诈骗案一审判决

在金融领域,雪松控股的集资诈骗案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案一审已作出判决,涉及金额高达百亿。案件中,雪松控股及其相关责任人被指控通过非法手段吸收公众存款,涉嫌集资诈骗、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等多项罪名。

雪松控股的“自融”行为

雪松控股的“自融”行为是其涉嫌集资诈骗的关键。所谓的“自融”,即发行人直接或间接认购自己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雪松控股通过雪松信托发行了一系列名为“供应链金融”的理财产品,实际资金流向却是雪松控股自身,涉嫌自融。

雪松信托的运作模式

雪松信托与文心保理的应收账款转让协议

据《证券时报》报道,雪松信托与文心保理之间的《应收账款转让协议》显示,债务人包括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中油祥龙石油销售有限公司、五矿钢铁上海有限公司等14家付款人。这些债务人都是具有实力的企业,但雪松信托的运作模式却存在问题。

雪松信托的产品发行

自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末,雪松信托共计发行信托计划67只,包括长青、长泰、长盈、鑫乾、鑫坤、鑫链等系列。然而,这些产品在2021年4月出现逾期,导致兑付陷入困境。

雪松控股的应对策略解析

法律途径:应对刑事指控

面对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多项罪名,雪松控股及相关责任人选择了法律途径进行应对。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宣布对该案进行审理,广州市检察院已对公司及若干管理层人员提起公诉。

舆论应对: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雪松控股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通过媒体发布声明,解释案件情况,并承诺将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工作。

案例分析:雪松控股案的启示

行业风险:警惕自融行为

雪松控股案给金融行业敲响了警钟,自融行为可能带来巨大的风险。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涉及自融等违法行为。

投资者教育:提高风险意识

投资者在面对金融产品时,应提高风险意识,了解产品的真实情况,避免盲目跟风投资。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