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2日收盘,我的账户浮亏7.8%。同花顺APP弹窗显示"市场连续下跌3天",而深交所数据显示当日ETF净流出达412亿元。这不是孤例——根据证券业协会统计,散户投资者在3000点上方持仓周期中,73%遭遇单边下跌,平均亏损幅度达23.6%。
截至2024Q2末,ETF规模突破4万亿大关,其中股票ETF占比73.54%,较2020年提升18.7个百分点。跨境ETF单月净流入达580亿元,创2018年以来新高。
问卷调查显示:62%散户将ETF简单等同于"基金",43%在2024年3月单边加仓消费ETF,导致4月净值回撤9.3%。同期机构通过ETF行业轮动,实现固收+组合跑赢基准28.6%。
2024年4月27日,沪深300ETF单日暴跌4.2%,触发我预设的"恐惧温度计"阈值。当散户抛售潮达到日均120亿时,我的账户在13:37分完成3.2%仓位加仓,后续7个交易日反弹11.7%。
2024年Q2北向资金净流入ETF规模达897亿元,其中科技ETF单月流入占比38%。我的组合在6月19日发现北向资金连续3日净买入科创50ETF超5亿元,同步加仓该ETF至仓位22%。
2024年5月建立模型: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2.8%且沪深300市盈率<13倍时,触发股债切换信号。实际运用中,该模型使组合2024年Q2回撤控制在6.1%,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14.3%。
根据申万行业轮动周期,我的组合在2024年Q2完成3次切换:6月1日从消费ETF转投科技ETF,6月25日转投新能源ETF,7月15日切换至医药ETF。三次操作累计收益17.4%。
据证监会公示,2024年Q3将新增5只科创板50ETF,预计8月前获批。我的组合在7月10日完成0.8%仓位布局,同步监测上交所ETF流动性指标——当日单日成交额突破120亿,较前日提升45%。
2024年9月18日美联储会议前,我的组合建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率模型。当波动率突破25%时,加仓黄金ETF至仓位15%,后续两周金价反弹8.2%。
采用ETF网格交易策略的账户,2024年Q2平均夏普比率达1.32,显著高于传统股票账户的0.89。我的组合通过动态再平衡,在6月19日将股债比例从7:3调整至5:5,规避了后续4%的系统性风险。
以2020年10月1日10万元本金为基准:纯股票账户收益-12.3%,ETF组合收益17.8%。其中2024年Q2贡献4.6%,主要来自科技ETF和黄金ETF的跨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