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利辉指出,相关企业需要积极主动采取符合市场趋势和企业实际的应对措施。一方面,企业应持续提升经营能力,加大研发投入,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要强化财务管理,合理规划资金使用,优化债务结构,控制负债水平;加强财务风险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问题。
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必须全面加强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在此背景下,退市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害群之马”“空壳企业”不断出清;风险警示公司积极作为,通过司法重整、内控整改、经营改善等多元路径化解退市或其他风险。
以汉马科技为例,2024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3.38%,仍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79亿元,亏损幅度仍然较大。曙光股份2025年一季度,公司整车销量为388辆,相较去年同期同比下滑55.76%,仍面临较大的业绩下滑压力。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表示,上市公司风险化解手段的进一步优化和创新方向需要放在强化科技手段应用、完善多元化解决机制、加强跨部门协作和提升市场透明度等方面。
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相继复牌,并撤销其他风险警示。撤销风险警示后,相关公司股票转出风险警示板交易,公司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更为10%。
汉马科技全力推进司法重整程序,通过引入重整投资人,取得17.65亿元重整投资款,并通过债转股及留债等方式有效化解债务危机;新疆浩源和曙光股份则通过治理优化消除了公司内控缺陷情况;步步高和天沃科技则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和业务优化,逐步摆脱了财务困境,实现了业绩的稳步回升。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风险出清与企业自救成效显著,前述5家顺利“摘星脱帽”的公司分别为新疆浩源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天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汉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曙光股份和步步高。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上市公司撤销风险警示如“从ICU转入普通病房”,相关企业后续仍需警惕结构性风险残留、治理风险惯性和市场信任重建的难题。
宋向清称,对于企业来讲,“摘星脱帽”仅是阶段性胜利,企业持续提升质量的同时,监管部门也需完善长效机制,投资者需保持理性,从而形成多方联动,共同构建健康、稳定的资本市场新生态、新局面。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4月21日,已有5家风险警示公司成功完成“摘星脱帽”,摆脱风险警示标签;还有2家公司调整风险警示状态,由“*ST”变更为“ST”。与此同时,有13家公司提交了撤销风险警示申请,正等待监管部门进一步审核。
新疆浩源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一个曾因财务问题被警示的公司,如今已成功转型,重焕生机。
时间 | 事件 | 影响 |
---|---|---|
2020年 | 启动转型升级项目 | 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
2022年 | 引入战略投资者,增加研发投入 | 提升产品竞争力,优化产业链 |
2023年 | 实施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 | 提升盈利能力,实现业绩反转 |
时间 | 事件 | 影响 |
---|---|---|
2019年 | 成立新业务部门,拓展新兴产业 | 为未来增长提供新动力 |
2021年 | 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 | 提高技术实力,拓展市场份额 |
2022年 |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运营效率 | 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
时间 | 事件 | 影响 |
---|---|---|
2021年 | 申请司法重整,引入战略投资者 | 化解债务危机,为公司转型提供资金支持 |
2022年 | 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 | 实现业绩稳步提升 |
2023年 | 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 巩固转型成果,实现可持续发展 |
时间 | 事件 | 影响 |
---|---|---|
2020年 | 启动内控整改,提升企业合规性 | 消除内部管理隐患 |
2021年 | 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提升市场信心 | 增强投资者对公司发展的信心 |
2022年 | 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 | 实现业绩稳步提升 |
时间 | 事件 | 影响 |
---|---|---|
2020年 | 优化门店布局,提升门店质量 | 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增强品牌竞争力 |
2021年 | 拓展线上业务,拓展销售渠道 | 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提升市场占有率 |
2022年 | 加强内部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 巩固转型成果,实现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