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银行前总经理于景亮加盟鑫元基金,任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

2025-04-22 20:44:58 股市动态 facai888

当银行系操盘手遇上公募新战场

连续三周看着账户浮亏超12%,我不得不承认:在3000点反复横跳的市场里,散户的生存概率不足8%。但当我翻看鑫元基金新任总经理于景亮的履历,发现这位拥有23年金融从业史的银行操盘手,曾在2022年Q4通过"股债跷跷板+行业轮动"策略,将2000万组合收益锁定在9.8%。

一、行业震荡期的生存法则

2024年三季度数据显示,全市场主动管理型基金平均最大回撤达15.3%,而采用"双轨制"配置的机构客户仅回撤7.2%。于景亮在南京银行任职期间,曾主导"3+2+1"组合模式:30%核心仓位配置高股息资产,20%战术仓位布局周期股,10%机动资金用于捕捉事件驱动机会。

二、实战数据验证的"三维防御体系"

1. 行业轮动节奏

参照于景亮2024年5月操盘日志,其团队通过"行业景气度-库存周期-政策窗口"三维模型,在6月7日确认半导体板块配置窗口:当行业库存周期触底,叠加国务院《先进计算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迅速将科技配置比例从18%提升至35%,7月该板块单月涨幅达27.6%。

2. 仓位动态管理

采用"金字塔加仓法"的实盘案例:2024年9月美联储暂停加息预期形成,于景亮团队在连续5日北向资金净流入超20亿后,分三步加仓:首日10%仓位试仓,次日20%加仓,第三日50%锁定,最终在9月27日加息落地前实现收益锁定。

南京银行前总经理于景亮加盟鑫元基金,任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

三、鑫元基金的"双引擎"升级

1. 系统化风控模型

根据鑫元基金2024年三季报,其开发的"波动率曲面"模型已实现三大突破:通过回测2008-2024年市场数据,将尾部风险识别准确率提升至89%;引入"政策敏感度指数",在2024年6月预判新能源补贴政策调整;建立"机构行为链"追踪系统,捕捉主力资金异动。

2. 量化与主观结合

于景亮在南京银行期间创造的"532策略"已部分移植至鑫元基金:固定收益端配置中债综合净价指数ETF,量化端采用多因子模型,主动管理部分聚焦"专精特新"企业。

四、可复制的逆势盈利路径

1. 事件驱动型机会

2024年9月24日,于景亮团队在国务院部署"数字中国"建设后,48小时内完成三步操作:①调出15%仓位至科技ETF;②预留5%资金用于捕捉次新股;③调整衍生品组合。最终组合在10月政策利好兑现期实现单月+19.3%。

2. 极端行情应对

2024年10月15日,受某地缘政治事件影响,市场单日暴跌4.2%。于景亮团队启动"三级应急机制":一级响应,二级响应,三级响应。该策略使组合在10月28日反弹中跑赢沪深300指数2.7个百分点。

五、未来半年的机会预判

据Wind数据统计,采用行业轮动策略的账户,2024年年化收益率提升68%。结合于景亮在南京银行期间的操作风格,我们预判2025年Q1以下机会:①消费复苏;②新能源车产业链;③高端制造。

六、小白投资者的实操指南

1. 行业配置比例

建议采用"3+2+1+4"结构:30%配置低波动资产,20%布局周期股,10%捕捉事件驱动,40%保留现金及衍生品仓位。参考于景亮2024年Q3组合:消费、科技、新能源、医药、现金。

2. 信号触发机制

建立"三线交叉"系统:①20日均线向上突破;②RSI指标低于30;③北向资金连续3日净流入。当三者同时满足时,建议加仓至总仓位的20%。

七、风险预警与应对

2025年需警惕三大风险:①美联储加息超预期;②房地产政策落地不及预期;③地缘冲突升级。建议设置"熔断机制":当单日回撤超5%时,强制平仓20%非核心仓位。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