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英伟达成立,最初专注于图形处理器的设计与制造。在那个图形处理器市场已高度内卷的时期,英伟达凭借其对技术的执着与远见,逐渐在市场中崭露头角。
2006年,英伟达发布了CUDA,这是一款为GPU设计的运算平台和编程模型。CUDA的推出,让GPU的算力真正变得通用,为AI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NV1是英伟达首款显卡产品,尽管在技术上具有前瞻性,但由于成本高、兼容性差等原因,销量惨淡。随后推出的NV2,虽然技术上有所提升,但同样未能取得成功。
NV1的失败并未让英伟达放弃,他们转而寻求与世嘉的合作。世嘉对NV1的声卡功能表示了兴趣,并提供了700万美元的投资,为英伟达的研发提供了资金支持。
2023年6月,英伟达市值达到3.33万亿美元,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英伟达的成功,离不开其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提出了“黄氏定律”,即加大人力,提高效率,用速度抢生意。这种创新精神,使得英伟达在GPU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时间 | 事件 |
---|---|
1993年 | 英伟达成立,专注于图形处理器的设计和制造 |
1995年 | 英伟达推出NV1显卡,集成了2D和3D图形处理功能 |
1998年 | 英伟达推出RIVA TNT显卡,与台积电达成战略合作 |
2012年,AlexNet的发明人亚历克斯使用英伟达的GPU在ImageNet比赛中夺冠,证明了GPU非常适合用于并行计算的神经网络。这一事件标志着GPU成为神经网络计算的引擎,也使得英伟达在图形芯片市场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英伟达开始将业务拓展到AI芯片领域。英伟达的GPU在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任务中表现出色,使得其在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2022年11月,chatGPT的发布进一步推动了英伟达GPU的市场需求,英伟达的市值也随之飙升。
时间 | 事件 |
---|---|
2015年 | 英伟达推出NVIDIA GeForce GTX TITAN X,成为深度学习开发者的标配 |
2022年11月 | chatGPT发布,一周之内破圈,引爆全球互联网新闻 |
2023年6月 | 英伟达市值盘中达到3.33万亿美元,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
面对未来,英伟达将继续保持创新精神,推动人工智能、数字生物学、气候科学等领域的进步。据悉,英伟达计划在2025年推出Blackwell Ultra,2026年启用新架构Rubin,2027年进化到Rubin Ultra。英伟达的芯片正成为新兴技术的基础,为人类创造更多可能性。
时间 | 事件 |
---|---|
2025年 | 英伟达推出Blackwell Ultra GPU |
2026年 | 英伟达启用新架构Rubin |
2027年 | 英伟达进化到Rubin Ult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