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负债端压力仍存
在金融市场的微妙变动中,上周四的一则消息如同一股凉风,总行紧急通知下调定期存款执行利率,五年期存款产品调整至2.05%,三年期下调至2.1%,利率“倒挂”现象初现端倪。广发银行华东某分行客户经理透露,这一调整已属较晚的一批股份行,总行更是暗示未来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中小银行新一轮“降息潮”
中小银行当前面临着经营压力,为应对净息差缩窄的趋势,降低存款利率成为缓解负债端压力的权宜之计。近期上市银行年报显示,过去一年多家银行净息差同比下降,有的甚至超过30个基点,这反映出不同银行在经营策略和资产负债端管理上的差异化。
陆良兴福村镇银行在4月22日下调一年期、两年期及三年期的整存整取存款利率,调整幅度均为5个基点。经过三轮调整,该行存款产品利率全面低于2%,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更是与三年期存款形成显著“倒挂”。
长江证券分析师马祥云认为,随着大量定期存款到期,存款付息率将加速下行,预计2025年主流银行净息差将逐步企稳。
今年一季度,大中型银行负债端缺口持续显现,原因在于去年以来监管引导降低银行整体负债成本,整顿“手工补息”和同业存款,以及银行多轮下调存款利率,导致存款流失压力增大。
与此同时,民营银行也在下调存款利率,缩小与其他大中型银行的存款利差。由于网点少、线上渠道窄,民营银行在获客和揽储上压力更大,相对较高的存款利率成为吸储的重要手段。
存款“特种兵”现象式微
4月份,全国多地农商行、村镇银行以及部分民营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下调后的定期存款多数已经跌至2%以下。券商分析师认为,存款利率下调将降低对储户的吸引力,“存款搬家”现象或将加剧。
受到近年息差持续收窄和存款利率下降的影响,民营银行获取存款的难度也在增加。据梳理多家民营银行近年财报数据发现,排名靠后的民营银行新增存款增幅和规模明显低于大中型银行。
常熟农商银行旗下控股的多家村镇银行再度跟进下调存款利率,包括活期、定期存款等多个种类在内的产品,相比去年下调幅度在5个基点至30个基点之间。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民营银行吸收存款能力相对较弱,以往普遍以较高利率来吸引客户,因此利率下调的空间更大。
总体来看,2025年上市银行在负债端管理中展现出共性策略,以优化存款结构为核心,强化低成本资金吸收,灵活调整定价策略。
随着一季度银行“开门红”营销活动收官,全国多地中小银行选择主动跟进下调存款利率,以压降存款付息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