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保险业的罚金总额超过了亿元大关,其中的销售误导和虚假资料问题成为了业界的重灾区。
在一季度的罚单中,山东、江苏、吉林三省成为了重灾区。其中,山东以76张罚单的总量,占比12.67%,位居榜首。江苏和吉林的罚单数量分别为58张和52张,分别占9.67%和8.67%。
3月28日,重庆金融监管局针对利宝保险及其分支机构开出了13张罚单,总计罚款124万元。其中,利宝保险因准备金系统建设不完善被警告并罚款3万元,而其分支机构因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编制虚假财务资料、内控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被警告并罚款79万元。
在一季度,渤海财险陕西分公司和云南分公司因编制虚假财务报表、虚假业务资料等问题,分别被罚款22万元和40万元。时任副总经理也被罚款7万元。
处罚要点主要集中在虚构业务套取资金、给予合同以外利益、虚列费用、未按规定使用保险条款或费率等方面。其中,虚构业务套取资金的频次最高,达到81次,占比9.40%。
在人身险公司方面,一季度罚单合计249张,占比41.50%,累计处罚金额为2954.00万元,占比27.39%。在财产险和人身险两个市场被禁止进入保险业的18人中,有14人来自人身险公司。
阳光人寿保险烟台中心支公司因唆使、诱导保险代理进行违背诚信义务活动,被警告并罚款5000元。时任烟台中心支公司总经理徐阳、海阳支公司经理孙帅同时被警告并各罚款5000元。
据致远云库报告,2025年一季度国内保险业罚单合计600张,处罚金额累计1.08亿元,处罚机构340家,处罚人员562人次。
以瑞众人寿北京电话销售中心为例,3月17日,宝鸡金融监管分局因其侵害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在业务活动中欺骗投保人,对其及负责人下发罚单,合计罚款5.9万元。
罚单涉及的业务主要集中在财务业务数据、销售理赔、内控与合规、员工行为管理、公司治理等方面。其中,财务业务数据频次为287次,占比37.08%;销售理赔频次为211次,占比27.26%;内控与合规频次为152次,占比19.64%;员工行为管理频次为73次,占比9.43%;公司治理频次为35次,占比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