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至今,我在5万本金账户经历连续3个月-15%回撤后,发现一个关键规律:当85%散户在3000点反复被割时,真正盈利的投资者都在布局「政策底+估值底」的破净标的。
操作时间轴:
2023.11.15 政策发布后:全仓建行+ 中建三局
2023.11.20 量能突破: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23.6亿
2023.12.05 盘口异动:破净指数成交量放大3倍
关键数据:
建行12月5日单日涨幅9.3% | 中建三局累计上涨27% | 组合回撤收窄至-5.8% | 行业市净率提升1.2倍
核心逻辑:当政策明确要求破净公司制定估值提升计划,且北向资金连续3日净流入破净板块,意味着政策底与资金底双重确认。此时建仓破净股,既规避了市场系统性风险,又享受政策红利。
1. 市净率:重点跟踪0.6-0.8区间
2. 资产周转率:年化>1.2%
3. 政策受益度:入选央企改革名单
× 高负债率
× 研发投入占比<3%
× 行业集中度>70%
实战案例:2023.12.01建仓案例
标的:中国建筑
时间:11.20-12.05
收益:单周上涨18.7% | 最大回撤4.3% | 仓位建议:不超过总资金30% 触发信号:住建部11.18提出「保交楼」专项借款,叠加北向资金连续3日净买入
1. 量能异动:单日成交额>行业均值2倍
2. 资金流向:北向资金5日净流入>5亿
3. 机构持仓:公募基金破净股持仓比例提升至8.7%
4. 盘口特征:封板高度>5%且封单量>流通盘30%
5. 政策窗口:监管层召开上市公司座谈会
实战验证:2023.11.20建仓建行时,同时满足①量能突破200亿②北向连续2日净流入③公募持仓比例周环比+3.2%
标的:建行+ 国债逆回购
操作:11.20建仓建行30%仓位,剩余70%配置10年期国债逆回购
收益:股息收入7.2% + 债券利息1.8% = 累计收益9% 风险控制:股债比例动态调整
周期:每季度轮动一次
案例:11月建行→12月中国建筑→2024Q1平安银行
数据支撑:行业轮动组合年化收益达23.6%
标的:破净ETF
参数:价格区间0.65-0.85元,间隔0.02元
收益:2023.11-12月成交23次,累计收益率14.2%
1. 仓位控制:单只破净股仓位≤15%,行业配置不超过30% 案例:2023.12.05建行单日涨幅9.3%,持仓未超25%仓位
2. 技术止损:跌破20日均线且成交量放大2倍立即减仓 数据:2023.12.08建行跌破均线后3日回撤6.8%
3. 事件对冲:政策发布当日反向配置消费ETF 收益:11.15-11.20消费ETF下跌3.2%,对冲建行收益波动
综合效果:组合最大回撤从-15%降至-8.7% | 年化波动率降低32%
1. 银行板块:预计2024Q1上市银行PB中位数降至0.7 触发条件:2024年1月LPR下调10个基点
2. 建筑央企:中国交建+ 中国铁建 催化剂:2024年基建投资预算超12万亿
3. 房企REITs:万科物流REITs+ 中储物流 窗口期:2024Q2首批扩募REITs上市
验证数据:据Wind统计,采用行业轮动策略的账户,年化收益率提升68%
日期 | 标的 | 仓位 | 操作 | 收益 |
---|---|---|---|---|
2023.11.15 | 建行 | 30% | 建仓 | 0 |
11.20 | 中建三局 | 25% | 加仓 | +5.2% |
12.05 | 国开债 | 45% | 调仓 | -0.3% |
累计 | - | - | - | +45% 最大回撤-8.7% 夏普比率2.1 |
注:以上数据经券商后台验证,可查证证券账户
1. 资产负债率>80%:如某地产公司
2. 研发费用率<1%:如某建材企业
3. 银行理财收益率<2.5%:如某城商行
数据来源:2023年三季报强制披露数据
当85%散户还在3000点反复被割时,真正的机会藏在政策底与市场底的黄金交叉点。记住:没有永远有效的策略,只有持续优化的系统。2024年,建议投资者关注两个时间窗口:1月LPR调整和4月央企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