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车展,车企竞相展示智能驾驶技术,AI上车成为新趋势

2025-04-24 17:08:53 股票分析 facai888

题图 | IC Photo

在2024年北京车展的舞台上,智能驾驶技术成为车企竞相展示的焦点,AI上车成为行业新趋势。各大品牌纷纷亮出各自的技术底牌,力图在智能化赛道上占据有利位置。

智能驾驶加速下沉

智能化无疑是北京车展的一大亮点。新能源汽车早已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是智能化、网联化的综合产物。智能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能否在市场上受欢迎的关键因素之一。

商汤绝影在北京车展前夕发布了全新升级的“日日新SenseNova 5.0”大模型,构建了以多模态场景大脑为核心的一系列全景感知、主动关怀且富有创造力的大模型座舱产品。此外,商汤绝影在智能座舱中应用了类似Apple Vision Pro的眼神和手势交互方式,让驾驶员无需伸手触摸车机屏幕,就能在驾驶过程中操控车机。

哪吒汽车表示,其联合360集团共同研发的大模型产品NETA“乾坤圈”,将于6月通过OTA升级实现,并率先在哪吒L上搭载,而哪吒L将成为15万元级别首个搭载大模型的智能电动汽车,开启AI大模型定义汽车新时代。

盖世汽车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当前国内智能座舱整体渗透率已接近60%,预计2024年整体渗透率有望超过70%。

智能座舱迎来爆发

智能座舱正迎来爆发阶段。全球咨询公司麦肯锡在报告中指出,智能驾驶和生成式AI等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与技术迭代,有望促使各类高阶智能化功能及配置从25万元左右价格段下探至15万元左右。

汽车从传统的机械产品到电动化、初步智能化产品,再到现在和AI大模型紧密结合的智能化电动车,全面迈向智能化已是新能源车企留在牌桌上的必由之路。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飙升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智能驾驶已不再局限于售价高昂的车型,当下,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战”愈演愈烈,正在倒逼智能驾驶方案成本不断下探,并开始向中低端市场渗透。

北京车展,车企竞相展示智能驾驶技术,AI上车成为新趋势

从北京车展表现出的种种迹象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了下半场,淘汰赛正在加速。

理想汽车CEO李想也表示,2023年到2025年这三年时间是极为残酷的淘汰赛。他判断,中国智能电动车市将在2025年出现拐点,而理想汽车必须要占据至少20%的市场份额,也就是160万辆,才能有机会拿到下一场比赛的入场券。

北京车展前夕,在“2024 TIME DAY腾讯智慧出行技术开放日”上,腾讯智慧出行依托混元大模型,发布了智能座舱解决方案TAI 5.0,基于App Agent能力,仅需一周即可学习并熟练使用1000+个车载应用,实现车载小程序/APP深度语音交互,帮用户完成各类车上服务操作,如自动订咖啡、订电影票、预约代客服务等操作。

“AI大模型上车”是北京车展的重要主题,作为大模型的主要应用场景,智能驾驶成为了各大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必争之地,越来越多的车型朝着城市NOA迈进。

综合而言,2024年北京车展与以往不同的是,新能源车企对于新技术、新方向的思考和战略选择几乎一致,这也意味2024年将是大浪淘沙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新能源车企势必会面对极为艰难的市场竞争。

此外,拥有辅助泊车、自动泊车等功能的吉利银河E8智驾版本售价也降至21万元左右;号称“最具产品竞争力的高阶智驾产品”的极狐阿尔法S先行版PRO的最低售价为22.68万元;搭载了DiPilot 100“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比亚迪宋L智驾款,售价或在25万元左右;全系标配了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问界新M5,售价为24.98万元起,并辅以价值3.7万元的选配权益。

科大讯飞在北京车展期间则带来了全栈自研“飞鱼情景智能座舱系统”,将大模型的概括、推理、上下文语义继承、复杂内容生成能力深度融入行车、通信、娱乐等用车场景中,和语音、视觉交互相结合,为用户带来自然、自由、智能的座舱体验。

小鹏汽车也在北京车展期间正式公布了全新品牌MONA,定位为全球AI智驾汽车普及者。该品牌最大的亮点是将高阶智能驾驶功能下放到10万至15万元级别的车型上。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持有相同的观点。2月18日,何小鹏发布内部信,吹响“拼决心”的号角,与时间赛跑,打赢未来十年中国汽车品牌的淘汰赛。他表示,今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也就是淘汰赛的第一年。

淘汰赛愈演愈烈

比如长城汽车的智能座舱实现了利用手势控制的交互技术,用户可以通过捏合、拖动、攥拳等特定动作,完成播放、切换、选择等一系列的操作;小鹏汽车宣布推出AI天玑系统,定位行业首个全新AI车载操作系统,同时也是行业首次将AI技术全面应用于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的操作系统。

据悉,5月20日AI天玑系统将全量推送覆盖小鹏 X9、G6 、G9 、P7i四款车型所有的Pro和Max版本。此外,小米SU7也加入端侧大模型,能够识别模糊语音指令从而深度控车;智己汽车发布新一代IMOS 3.0智能座舱系统等等。

整体而言,无论是新能源车企还是智驾供应商,在北京车展上表现出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即为智能化程度“向上卷”,而价格却在“向下卷”。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曾表示,电动汽车行业竞争的下半场是智能化,这将是决胜的关键。他认为,如果不能抓住智能电动网联汽车的机会,无论多么强大的公司,将来都有可能消失掉。

长城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新能源汽车接下来的竞争将更趋“白热化”,对尚未形成生产规模化、自身品牌辨识度排名靠后的新能源车企将形成强烈的市场挤出效应。因此,如何抓住智能化机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是摆在每个新能源车企面前的新课题。

北京车展的舞台上,广汽埃安的AION V以ADiGO SENSE AI大模型惊艳亮相,其搭载的Orin X芯片和高性能雷达系统,预示着智能驾驶的全新征程。与此同时,华为推出的新一代鸿蒙座舱,以其千悟引擎大模型为核心,为用户带来了更具情感和思考能力的智能体验。

淘汰赛加剧:智能化与价格战并行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能源汽车企业正面临着淘汰赛的挑战。长城汽车的智能座舱手势控制技术,小鹏汽车的AI天玑系统,以及小米SU7的端侧大模型,都展现了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同时,价格战也在智能驾驶领域愈演愈烈,例如吉利银河E8智驾版本的售价降至21万元左右,进一步推动了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

未来展望:智能化成为核心竞争力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