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音737-800型客机的引擎轰鸣声中,2022年3月21日,东方航空MU5735航班从昆明长水机场腾空而起,目的地广州白云机场。然而,这场本应平安的旅程却在64分钟后戛然而止,飞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埌南镇莫埌村附近坠毁,123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面对如此重大的航空事故,中国民用航空局迅速行动,依据《民用航空器事件技术调查规定》和《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3的相关规定,会同相关部门展开技术调查。调查组主要进展如下:
调查组 组织了对残骸物证的搜寻工作,对主要残骸进行了辨识、拍照取证、标记位置,并制作了残骸位置分布图。针对飞机结构、飞行操纵系统、发动机等残骸,进行了专项技术调查,分析了飞机坠地前的姿态及关键操纵部件可能的工作状态。同时,将发动机部件、操纵系统部件等重要残骸送实验室进行分析,以确定损坏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事发航班飞行机组及客舱机组持有有效执照、证件,飞行、执勤、休息时间满足规定,飞行前健康体检合格,机组资质及配置符合要求。事发飞机适航证件有效,相关维修人员资质符合要求。起飞前未发现飞机系统、机身结构、发动机等存在故障或异常情况,无故障保留。起飞机场当日相关作业保障人员资质符合要求,设施设备工作正常,作业和操作符合工作程序。
调查组还对起飞机场保障人员资质、设施设备工况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对事发航班使用的跑道、滑行道、滑行路线、机坪道面日常巡视及维护情况进行了调查;对空管人员资质、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及空管自动化系统、空管指挥过程、航路天气情况进行了调查;对旅客、行李、货物、邮件的基本信息,安检情况和装载情况进行了调查;核查了事发航班危险品载运信息以及机组和相关保障人员的危险品培训情况。
后续,技术调查组将继续开展实验验证及原因分析等工作,并根据调查进展情况及时发布相关信息。这场空难调查的每一个细节,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我们期待着调查的最终结果,希望从中汲取教训,确保航空安全。
东航MU5735航班事故的发生,引发了公众对航空安全的极大关注。中国民用航空局严格依照相关法规,启动了全面的技术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残骸搜寻、识别和分析,机组资质审查,飞行运行和飞机适航情况等多方面。通过对事故现场和飞行数据的详尽分析,我们得以窥见事故背后的技术细节。
此次事故调查不仅是对飞行安全的严谨检验,更是对未来安全发展的深刻反思。从残骸的搜寻与识别,到飞行运行和飞机适航的全面审查,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对生命的高度负责。这不仅是对飞行安全的重视,更是对整个航空业未来发展的深切关怀。
调查组对机组成员的技术状况、健康状况和现实表现等个人情况进行了全面审查。此外,对事发航班的放行计划、载重平衡、性能计算、运行监控、机组准备等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这些调查结果对于确保飞行安全至关重要。
此次事故调查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加强机组培训,提高飞行运行管理,严格飞机适航和维修管理,确保航空安全。同时,加强对航空安全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以我国某航空公司为例,该公司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启动安全自查,对飞行运行、飞机维修、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通过吸取MU5735事故的教训,该公司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航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