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百度集团公布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数据显示,2023年总营收达1346亿元,归属百度的净利润287亿元,同比增长39%;四季度营收350亿元,归属百度的净利润78亿元,同比增长44%。这一成绩远超市场预期,显示出百度在营收和利润方面的强大实力。
在3月9日的央视《对话》·开年说节目中,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提出了一个颇具前瞻性的观点:“未来的编程语言只会剩下两种,一种叫做英文,一种叫做中文。”他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程序员这一职业将逐渐消失,编程技能将变得普及化。
摩根士丹利研报预测,百度2024年广告收入有望实现7%的同比增长,这主要得益于AI技术的驱动。预计到2024年,AI技术将为百度带来约30亿元人民币的广告增量收入。李彦宏表示,AI技术将有效推动广告转化率的提升,为百度带来更多的收益。
对于人工智能发展速度,李彦宏表示:“我觉得人工智能发展比我想象中更慢。人工智能已经被提出快70年了,可能每过10年左右,就有一群人说,我们终于要实现通用人工智能了。但其实情况比想象中要复杂。”他认为,未来大模型将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编程技能的普及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趋势。程序员这一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角色转变。以下,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探讨这一转变的深刻影响。
以我国某知名互联网企业为例,这家企业近年来大力推动编程技能的普及,不仅针对内部员工开展编程培训,还对外推广编程教育。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企业成功地将原本只属于专业程序员的技能,普及到了更广泛的员工群体中。
过去,程序员的主要任务是编写代码,解决技术难题。而在编程技能普及的背景下,程序员的角色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他们不再仅仅是编码者,更是应用创造者。
在这个案例中,原本负责后端开发的小王,通过企业提供的编程培训,学会了如何将技术转化为实际应用。他发现,通过编程,可以创造出更多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智能客服、数据分析工具等。这样的转变,让小王的工作充满了成就感。
在某次项目中,负责前端设计的小李与负责后端开发的小王携手合作。小李利用自己的设计能力,为产品提供了更加美观的界面;而小王则利用编程技能,实现了功能的快速开发。这种跨界合作,使得项目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果。
据某研究报告显示,在我国,编程技能普及率逐年上升。2019年至2022年,我国编程技能普及率从15%增长至25%,预计到2025年,普及率将达到35%。这一趋势,为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人才保障。
随着编程技能的普及,我们可以预见,编程将成为未来职场必备技能之一。
2. 企业将更加重视编程人才的培养,以应对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
4. 编程将成为一项终身学习技能,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