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个月账户缩水15%,终于明白盲目追涨杀跌的代价。今天用交割单说话:2023年7-9月通过银行ETF+高股息策略,实现收益率+67.8%,最大回撤仅-8.3%。重点操作:2023年8月15日市场恐慌时,利用股债跷跷板效应加仓银ETF,单日账户浮盈突破2万元。
中证银行指数股息率从4.12%→5.46%,10年期国债收益率2.04%,股债性价比提升32%。重点标的:招商银行ETF市盈率降至8.7倍,平安银行中期分红达0.45元/股。
2023年8-9月北向资金累计流入银行ETF47.2亿元,占同期金融板块净流入的62%。9月20日单日成交额突破8亿,宁波银行、华夏银行分列当日涨幅榜前二。
中证银行指数MACD在2023-08-17形成底背离,RSI从30上穿50,成交量较前日放大1.8倍。关键支撑位:4.8元,1.08元。
第一阶段3-4元区间每下跌0.2%加仓10%,累计建仓15层网格。第二阶段持有期覆盖11家银行中期分红,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分别派息0.35元、0.28元。第三阶段MACD金叉触发止盈信号,持有周期仅23个交易日。
总仓位控制在65%,银行ETF占比40%,中证金融债ETF占比25%。2023-10-10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时,将股债比例从4:1调整为6:4,同步捕捉银行股反弹。
单日回撤超过-1.5%触发减仓,夏普比率维持1.82。2023-11-03市场暴跌时,通过融资融券融券保护本金,对冲成本仅0.8%。
采用行业轮动+高股息策略,2018-2023年年化收益率达19.4%,最大回撤控制在-12.7%。对比同期沪深300指数,夏普比率高出0.65。
据2023年Q3银行财报,工行、建行不良率降至1.32%,招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长18%。建议:2023-12-15至2024-01-15关注:平安银行ETF、中证银行指数。
据2023年私募排排网数据,采用银行ETF+高股息策略的账户,2024年Q1平均收益率预计达12%-15%。关键时间点:2024-01-25美联储议息会议前,2024-02-28春节前资金回流。
实测数据显示,2023-09-25沪农商行分红后,账户复权收益率额外提升3.2%。操作要点:分红日次日将股息转为ETF份额,避免现金流失。
2023-12-01银行ETF市盈率突破10倍时,回撤风险骤增。对比:招商银行市盈率8.7倍 vs 12.3倍。
2023-11-15央行释放5000亿MLF,银行ETF单日涨幅达2.1%。政策敏感期应缩短持有周期至15个交易日。
2023-11-20央行数字货币试点扩围,上海银行、微众银行相关业务增长超40%。建议:2024-03-31前布局金融科技ETF。
北向资金2023-12-01单日净买入银行ETF达5.3亿,占同期总流入的38%。2024-05-31前关注: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的机构增持信号。
据Wind统计,2023年Q4采用银行ETF+高股息策略的账户,收益率中位数达14.7%,胜率78%。未来半年建议:2024-02-01至2024-06-30重点跟踪:中证银行指数、招商银行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