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AI浪潮中,裁员的现象并不少见。根据裁员追踪网站layoffs.fyi的最新数据,2024年至今,已有80多家科技公司宣布了裁员计划,总计影响到超过2万名员工。尽管如此,裁员的同时,发布更多与AI相关的招聘信息的现象也同步进行。
科技巨头们在裁员的同时,也在招聘AI领域的优秀人才。以亚马逊为例,该公司裁减了旗下Prime Video和MGM工作室数百个职位,以及流媒体直播平台Twitch超过500名员工。亚马逊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已发现可在部分领域削减或停止投资的机会,同时寻求在影响最大的一些内容和产品项目上增加支出。”
微软2024财年二季度大略业绩:营收620.20亿美元,同比增长18%;归母净利润218.70亿元,同比增长33%,相当于日赚17亿元人民币。微软的商业模式已经走通并实现变现,总市值也一度超越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Q4营收同比增长了13%,达到863.10亿美元。但谷歌云Q4收入91.92亿美元,同比仅增长15%,是过去十季度以来的新低,谷歌甚至未给出AI对云业务具体贡献的数据。由于AI发展和广告收入不及预期,谷歌盘后交易跌超6%,市值蒸发1088亿美元。
对于大模型赛道的玩家而言,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但回报却往往难以预测。最直接的例子,由于高端芯片获取难度大、公共算力建设不足,算力租赁进入新一轮涨价周期,这会导致大模型的研发成本进一步提升。
微软、谷歌、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加码AI的野心人尽皆知,但跑得快并不一定能吃上肉。在AI这条赛道,巨头们的主导地位加速了行业竞争,它们要么自己搞芯片,要么自己开发AI模型,对于那些缺乏核心技术和资金支持的小公司来说,生存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
AI商业化之路总体上依旧是路漫漫其修远,具体的商业化之路要如何走,成为当下科技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金融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正逐渐揭开新的篇章。
以我国某银行为例,该行引入了AI智能客服系统。该系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够理解客户的咨询内容,并提供相应的解答。据统计,自系统上线以来,客户咨询的响应速度提升了30%,同时,客服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20%。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AI在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方面的潜力。
随着AI技术的发展,个性化投资服务成为可能。某财富管理平台利用AI算法,根据客户的投资偏好和历史数据,为其推荐合适的投资组合。这一服务不仅提高了客户的投资回报率,还降低了投资风险。
具体来看,该平台通过分析客户的交易记录、风险承受能力等信息,构建了个性化的投资模型。客户可以根据模型推荐的投资组合进行投资,实现资产的稳健增长。据统计,该平台上线一年后,客户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提高了15%,客户满意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金融安全是金融行业永恒的主题。某银行引入了AI风控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对客户的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控,有效识别和防范金融风险。
该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异常交易行为,如洗钱、欺诈等,并及时向银行风险管理部门预警。据统计,自系统上线以来,该银行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下降了40%,有效保障了客户的资金安全。
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金融行业将迎来更多创新。
1. AI将推动金融服务的个性化发展,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