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投资,人形机器人领域备受关注,崛起迹象明显

2025-04-25 21:15:52 股市动态 facai888

在2021年3月,一家名为1X Technologies的挪威初创企业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它在这时成功筹集到了1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紧接着,在2022年,巨头OpenAI与他们展开了合作,致力于为机器人开发AI模型。随后在2023年3月,OpenAI创业基金领投了1X的A2轮融资,融资金额达到了2350万美元。

科技巨头的关注,机器人时代即将来临

从科技巨头到创业公司,都对这一领域充满信心,并持续投入研发。随着各项软硬件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落地,被小说家们幻想了上百年的机器人时代,将有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变为现实。

自研“体现学习”,训练机器人完成任务

人形机器人的“大脑”:智能与视觉感知

为了在物理世界中移动并具备一定程度的智能,人形机器人的“大脑”需要能够处理视觉数据、发出动作指令并支持通信。1X的Optimus头部将装配与特斯拉车同款的智能驾驶摄像头,具备与特斯拉车相同的视觉感知能力,可以说在机器视觉算法上,Optimus与特斯拉汽车的FSD一脉相承。

OpenAI的“不忘初心”:补足机器人硬件领域缺失

对OpenAI来说,投资人形机器人是“不忘初心”。早在2015年,OpenAI就制定了“大模型”和“机器人”两条相辅相成的路线,前者提供通用能力,后者连接现实世界。但2021年因资金不足,OpenAI只能将资源集中到大模型上。投资1X意味着可以补足OpenAI在机器人硬件领域的缺失,而人形机器人也需要大模型作为“灵魂”来驱动。

1月11日,来自挪威的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1X Technologies宣布已筹集1亿美元B轮融资,瑞典知名风投基金EQT Ventures和三星NEXT等著名全球投资者参与其中。目前我们实际能看到的,还是1X的另一款机器人——EVE。EVE实体机器人的部分软件功能由OpenAI的ChatGPT提供支持,可以交谈,要求EVE按命令行事。

OpenAI投资,人形机器人领域备受关注,崛起迹象明显

大模型尤其是多模态大模型的发展,为实现人形机器人的通用智能提供了可能。机器人在周围环境进行物理交互的过程中,获得了独特的数据集,使机器人能够理解并适应各种模式和行为。

挑战与机遇:实用性仍是瓶颈

不过,Optimus目前还无法自主折叠衣物,实用性仍然是一个瓶颈。要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还有待完善。

据官方说法,归功于人工智能“感官”与物理身体的融合,NEO将更深入地了解其环境,通过不断学习和改进,NEO会变得更聪明、更有能力。同时,近期特斯拉发布了其人形机器人Optimus-Gen 2的一段演示视频,相较于此前版本,新型号机器人行走速度提升30%,且能完成更复杂和精细的动作。

1X非常强调在现实生活中对人形机器人进行训练和部署,这与OpenAI的理念相同。目前,1X还没有与OpenAI独家绑定,另外,英伟达也是1X的合作伙伴,为其提供软件开发工具。

1X运用“共享自治”,创建了一个数据反馈循环,进一步增强了机器人的学习适应能力。这涉及人机协作,机器人可以请求人类干预复杂的任务。例如,EVE可以自动巡逻设施,但可能需要人工协助来应对意外挑战。


OpenAI投资,人形机器人领域备受关注,崛起迹象明显的内容结束,现在进入人形机器人应用案例解析。

从EVE到NEO:1X的机器人进化之旅

1X的机器人产品线中,EVE和NEO是两款备受瞩目的明星。EVE,这个名字取自《创世纪》中的创世之母,代表着1X对机器人通用智能的追求。而NEO,源自《黑客帝国》,寓意着新的开始和救世主的角色。这两款机器人不仅在外观上模仿人类,更在功能上力求与人类互动,如EVE实体机器人就能通过OpenAI的ChatGPT进行交流,执行命令。

人机协作:1X的数据反馈循环与共享自治

本地化案例:挪威Sunnaas医院的实践与探索

在挪威Sunnaas医院,1X的机器人EVE与医护人员一同工作,执行简单的非医疗任务,为医护人员节省时间,让他们能更专注于患者护理。这个案例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潜力,以及人机协作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人形机器人正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1X的案例为我们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提醒我们,人形机器人的发展需要关注技术、伦理和人性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未来的道路上,人形机器人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值得我们期待。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