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谷歌在 I/O 开发者大会上一举发布了旗下首款折叠屏手机 Pixel Fold,其亮点在于谷歌亲自下场,对折叠屏进行了全面应用适配。折叠屏领域的“领头羊”三星在同年8月推出了折叠屏Z Flip 5,打造了一块几乎覆盖整个外屏的「异形屏」。9月下旬,国产手机厂商、“非洲之王”传音也迈入折叠屏领域,推出了一款Phantom V Flip。
回顾2023年,整个手机行业历经曲折,但颓势背后往往蕴含着新的增长和技术萌芽。显而易见,因为智能手机市场增量红利逐渐消失,各家厂商纷纷深耕技术,力求为用户带来更具创新的差异化体验。
据DSCC最新发布的第三季度折叠屏手机市场报告显示,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相比上一季度增长215%,年度同比增长16%,达到700万台。从市场份额来看,三星该季度的市场份额达到72%,位居第一,但低于去年的86%;华为和荣耀则分别位居二、三,前者份额为9%,后者份额为8%。
以往高端手机市场,苹果、三星长期占据行业霸主地位,中国手机厂商因技术、品牌影响力等因素,只能望洋兴叹。
只是,该机构同时也预计,第四季度出货量将同比增长3%,达到3.12亿台。此前IDC就有过预测,称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有望在2023年第四季度迎来拐点,实现近10个季度的首次反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高端手机的价格也是越卖越贵。据市场调研机构“GfK中国”发布的第三季度报告,中国手机市场均价已达3480元,而2019年这一数字还是2685元,4年内中国手机市场均价上涨了800元。
DSCC预计,全年折叠手机出货量将达1580万台,增幅达到3%。
在高端手机市场,华为Mate 60系列无疑是今年最闪耀的新星。在上市后的第八周内,销量就已突破240万部。赶在2022年的尾巴,OPPO发布旗下首款小折叠手机Find N2 Flip,主打女性市场,为2023年折叠屏手机市场开了个好头。
华为的业绩也开始不断好转。中信建设的研报显示,在Mate60系列发布之前,华为手机的市场份额约为10%;在Mate60系列发布之后,华为手机销量份额涨到了19.4%,位居国内市场第一。华为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净利润同比暴涨205.33%,这其中Mate60系列功不可没。
荣耀在折叠屏市场可谓是黑马选手,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细分的折叠屏领域取得如此成绩,让人始料未及。
就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数据来看,国产手机厂商们扎堆卷向高端是符合行业趋势的。
折叠屏手机市场正迎来新一轮的行业周期,竞争将愈发激烈。各大厂商纷纷推出自家折叠屏手机,争夺市场份额。
2023年,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持续下滑,但降幅开始收窄。尽管部分机构称Q3开始国内手机市场出现反弹趋势,整体来看大环境依旧不及预期。
从高端向低端渗透容易,但想要冲高端却要费一番心思,甚至得“流血割肉”。也正是在今年,包括小米、OV、荣耀在内的国产手机厂商纷纷疯狂堆料、提高均价,坚定地走上了高端化之路。
折叠屏赛道,自只是然成为一个必选项。
数据表明,由于荣耀Magic V2的拉动,使得荣耀高端Magic系列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了107.5%,环比增长20%,今年一到三季度,Magic系列的累计出货量同比增幅达到近30%。
华为的鸿蒙4.0在今年全面接入盘古大模型,成为全球首个嵌入AI大模型能力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华为的手机语音助手小艺也在智慧交互、高效生产力和个性化服务三个方向做了提升。
2023年,很多行业开始复苏,但对于手机圈这股“春风”吹来得有些迟。整整一年,行业依旧可以用「低迷」来形容,哪怕厂商们穷尽力气去卷,市场体量不断下滑也是事实。
目前第四季度数据还未出炉,但从以往以及11月各大品牌销量以及市占率来看,行情正在回暖。
在高端手机市场,最有竞争力的国产挑战者,是华为Mate60系列。
2023年,为了抢占折叠屏市场,各大厂商基本都发布了自家折叠屏的当家“花旦”,他们侧重点各有不同,都蕴含着对折叠屏的巧思,无论是轻薄化的机身、稳定的价格区间以及在产品思路上的完善,都开始与直板旗舰看齐,甚至在玩法体验上更加丰富。
华为在Mate X5上采用了潜望式长焦镜头,小米MIX Fold 3则引入了旗舰级的影像配置。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折叠屏手机的使用体验,也推动了折叠屏技术的持续进化。
折叠屏手机市场虽然充满潜力,但也面临着屏幕材料和铰链工艺等挑战。只是,因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拓展,折叠屏手机的未来将充满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