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行业,泄密事件时有发生,但像小米汽车这样的事件却引发了广泛关注。近日,小米汽车泄密事件引发热议,两家媒体因员工泄密被开除,并宣布永不录用。
据悉,涉事员工包某某出于个人目的,将三张带有小米汽车的工作“花絮”擅自在其个人微信朋友圈发布。经现场工作人员提醒,包某某意识到事情严重性并立即删除朋友圈内容。但发布时长持续了 5 分钟,照片已经扩散,也已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此外,“小白买车”方面也发生了类似事件。该公司摄影摄像工作人员关某某在拍摄结束后,误以为保密仅限于公司平台,在未经现场工作人员允许且未向公司通报的情况下,因个人原因将现场拍摄的一张车型局部照片发与两位微信好友,后被好友转发至车友群,当其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时,照片已经在网络扩散,无法撤回。
20 日,这两家当事媒体也都在社交平台上贴出了自己的致歉声明。“ZAKER”方面表示,该公司汽车事业部员工包某某在 12 月 17 日受邀参与的品鉴拍摄活动期间,误将此前小米汽车在工信部公示的照片当成其他媒体同场拍摄的素材,并错误认为小米汽车允许公开发布拍摄的照片。
针对此次泄密事件,小米公司发言人于 12 月 21 日发表声明,称媒体“ZAKER”员工包某某、“小白买车”员工关某某未经许可有意泄露保密拍摄内容,小米将追究两人及所属媒体泄密责任。
面对这一事件,两家当事媒体迅速作出反应。根据公司规章制度,对涉事员工进行了开除或辞退处理,并宣布“永不录用”。同时,两家媒体也在社交平台上贴出了自己的致歉声明,表示对此次事件深感抱歉,并承诺加强内部管理,避免类似事件 发生。
小米汽车泄密事件的发生,让我们看到了行业自律的重要性。企业必须加强保密工作,提高行业自律意识。同时,媒体作为行业监督者,也要承担起维护行业秩序的责任,对违规行为进行严惩。
以此次小米汽车泄密事件为鉴,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启示:
企业应建立健全保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保密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企业应定期开展保密检查,确保保密措施落实到位。
媒体应积极履行监督职责,对违规行为进行曝光和报道,引导公众关注行业自律。同时,媒体自身也要加强自律,避免参与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