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高管主动降薪取消配车,强调非必要不支出,以应对经济压力

2025-04-26 21:54:50 股票分析 facai888

碧桂园,这家在房地产界颇具影响力的企业,近期在港交所发布了一则公告,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公告中提到,公司执行董事杨惠妍、莫斌、杨子莹,非执行董事陈翀主动提出降低薪酬请求,并将作为董事之最新年度薪酬调整至12万元,即月薪1万元。此外,包含原高管配车在内的所有集团公车,将通过内部公开竞拍与对外工抵化债等举措进行资产盘活。此举无疑是在向外界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面对经济压力,碧桂园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以应对当前的市场环境。

碧桂园在公告中明确表示,集团将保交付作为最优先的业务目标,通过资金专款专用、严格管理预售监控资金等方式,切实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转并完成保交楼任务。与此同时,碧桂园还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合并14个区域公司为7个新区域,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这些举措,无疑是在为碧桂园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碧桂园官微透露,2023年,集团尽最大努力削减行政费用开销,总额较2021年大幅降低近60%。这一数据背后,是碧桂园在开源节流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取消所有高管配车,确有工作需要时通过申请公务派车或使用自有车等方式,实现车辆费用集约管控、成本降低。这些举措,无疑是在向外界展示碧桂园在应对经济压力时的决心和勇气。

碧桂园的负债情况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截至2023年上半年,碧桂园有流动负债1.2万亿,长期负债867亿元,负债项下的有息负债余额为2579亿元;流动资产为1.4万亿,非流动资产1859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负债,碧桂园通过一系列措施,力求实现债务的优化和风险的降低。

在杨惠妍的带领下,碧桂园在过去的几年里,积极拓展业务,加大投资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只是,因为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碧桂园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碧桂园选择了勇敢地面对,积极采取措施,以应对当前的市场环境。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杨惠妍此前曾表示:“家族肯定会砸锅卖铁支持公司的。”作为控股股东,杨惠妍家族全力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上市至今已通过借款、增持股票、购买债券、以股代息等方式合计支持总额约410亿港元。这无疑为碧桂园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碧桂园在港交所发布的公告显示,11月共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61.1亿元人民币,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今年前11个月,碧桂园实现权益销售金额1674亿元人民币。这些数据,无疑为碧桂园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面对未来的挑战,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惠妍表示,未来12个月公司主要有三项工作:保交付、保经营和保信用。这表明,碧桂园将继续坚持稳健的经营策略,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碧桂园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63亿元,同比增长39.38%;毛亏约为242.6亿元,公司股东应占核心净亏损约为453.5亿元。这一数据背后,是碧桂园在应对市场环境变化时所付出的代价。只是,面对这些困难,碧桂园依然选择了坚持,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碧桂园正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努力展开自救。一是竭尽全力保障现金流安全,加快销售回款和应收债权回收,积极拓展融资,努力盘活大宗及难去化商业类沉淀资产。二是最大限度削减支出,压降各项非核心非必要的经营支出;加强费用管控,除刚性费用外,其余费用尽量适用归零原则;精简组织架构,高管带头降薪,严控销管费用,其销管费用占收入比例从2017年到2022年已经六连降。全集团行政费用开销均按归零原则,非必要不支出,刚性支出通过整合集约等方式尽量缩减,2023年比2021年大幅降低近60%。


碧桂园高管主动降薪取消配车,强调非必要不支出,以应对经济压力已经讲清楚了,现在聊聊高管降薪取消配车,经济压力下企业节流新策略吧。

高管身先士卒,引领企业节流新风尚

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压力之下,企业如何有效地控制成本、提升效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碧桂园近期便推出了一系列节流新策略,其中包括高管主动降薪、取消配车等措施,充分展示了其积极应对挑战的态度和决心。

行动迅速,高管降薪彰显担当

多措并举,盘活资产提升效益

聚焦核心,确保项目正常运转

组织架构调整,提高运营效率

开源节流,努力实现自救

未来展望,继续优化运营策略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