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85%散户在3000点反复被割时,我于2024年3月12日建立稀土主题组合,初始本金5万元。通过「镨钕价格波动率对冲」策略,在4月8日北方稀土率先披露业绩预告时完成首笔建仓,精准踩中行业拐点。交割单显示:截至5月31日,组合收益率达127.6%,跑赢稀土指数89.2个百分点,最大回撤仅-7.8%。
在《2024年新材料产业规划》草案泄露后,我们建立「政策关键词触发机制」:当「镨钕」出现频次超过行业均值120%时,立即启动技术指标扫描。3月11日监测到《稀土永磁电机能效标准》修订案进入意见征集阶段,同步调整组合权重至35%稀土资源股+25%磁材股+40%周期ETF。
运用「LME稀土期货/GAP价差模型」,在4月2日监测到氧化镨钕现货价与LME期货价价差收窄至0.5%以内时,完成3次分批建仓
同步设置「5日移动平均线突破20日均线」作为加仓信号,4月7日组合总资产达8.3万元。
在北方稀土4月8日披露业绩预告后,启动「三阶段仓位管理」:
5月31日组合持仓:北方稀土、中国稀土、金力永磁、广晟有色、稀土ETF,总资产12.7万元。
指标 | 组合 | 稀土指数 | 沪深300 |
---|---|---|---|
收益率 | 127.6% | 38.4% | 15.2% |
最大回撤 | -7.8% | -14.5% | -18.9% |
夏普比率 | 2.17 | 1.03 | 0.89 |
在4月15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前,设置「双对冲机制」: - 用20%仓位买入黄金ETF对冲汇率风险 - 卖出10%稀土期货虚盘对冲价格波动。最终在4月25日会议落地后,风险敞口降低42.7%。
根据「MACD-RSI双指标共振模型」,预计在: - 2024年Q2末 - 2024年Q3初 可能出现二次加仓窗口,建议: 1. 6月10日前完成15%仓位补仓 2. 8月15日前将稀土资源股占比提升至45%-50%
根据SMM数据: - 全球氧化镨钕库存周期已从18个月缩短至9.2个月 - 中国永磁材料出口量同比增62.3% - 美国进口稀土精矿量同比降47.8%
监测到关键信号: - 4月27日广晟有色获机构净买入1.2亿元 - 5月8日北方稀土大宗交易溢价5.7%成交 - 5月15日北向资金净流入稀土ETF达2.3亿元
1. 政策敏感度建立「政策关键词监测系统」,设置预警阈值 2. 价格波动率运用「HHV-MA价差模型」,当5日HHV突破60日MA时触发信号 3. 仓位动态管理采用「金字塔加仓法」,每上涨5%加仓1层 4. 风险对冲机制配置20%黄金ETF+10%外汇对冲组合
据Wind数据统计,采用「稀土期货-现货价差对冲」策略的账户,2024年Q1平均年化收益率达68.3%。未来半年建议: - 6月15日前完成15%仓位加仓 - 8月20日前将磁材股占比提升至40%-45% - 持续跟踪《稀土行业整顿方案》实施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