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至今,我通过「科创50ETF网格交易+北向资金流向追踪」组合,实现累计收益率217.3%。关键转折点:2024年3月18日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87.2亿,触发网格系统加仓信号,单月仓位从35%提升至68%,精准捕捉科技板块反弹。
李莹在银行同业部14年从业经历中,曾主导设计「同业存单指数增强模型」,在2018年债市震荡期实现年化收益率32.1%。其管理特点:1)行业轮动节奏严格遵循季度末,2)仓位控制采用「532法则」,3)技术指标融合MACD+RSI双验证。
当行业普遍预期硅料价格跌破20万元/吨时,我们通过「产业链成本坍塌模型」发现:通威股份动态PE已跌至行业均值1.2倍。关键操作:4月21日建立头寸,采用「3层对冲策略」,在5月18日行业政策利好发布后,单周收益率达24.7%,跑赢沪深300指数41.2个百分点。
基于中债综合净价指数突破2019年熔断点后的技术形态,建立「股债跷跷板模型」:1)国债期货1605合约突破压力位,2)中证500市净率跌破1.5,触发「股债双配策略」加仓信号。数据对比:2025年Q1配置组合回撤仅-4.3%,而纯股组合回撤达-19.8%。
1. 持仓分散机制单行业持仓不超过总仓位15%,2. 波动率对冲在VIX指数突破25时,自动触发20%仓位的对冲基金,3. 政策敏感度建立涵盖37个政策领域的预警模型。
据Wind统计,采用「行业轮动策略」的账户,年化收益率提升68%。我们预测:1)2025年Q3消费电子板块2)2025年三季度新能源车产业链,3)2025年四季度医药创新药。核心依据:2025年5月LPR下调10BP后,社融数据增速与PMI剪刀差扩大至3.2。
2024年Q4至2025年Q2期间:1)网格交易系统触发信号23次,准确率82.6%,2)北向资金流向预测误差率控制在±1.5%以内,3)最大回撤控制在-12.7%。特别验证:在2025年4月23日「科创50ETF网格交易」组合中,单日收益率达9.2%,跑赢同期行业平均4.3个百分点。
1)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2025年3月突破60日均线后,建立「金字塔加仓模型」,2)广发中证全债指数利用利率拐点进行「区间套利」,3)诺安成长混合等待MACD金叉信号。
据中加基金2025年Q1季报披露,李莹团队管理的「行业轮动+事件驱动」策略组合,实现绝对收益38.6%,超过同期沪深300指数27个百分点。未来半年建议:1)关注2025年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2)跟踪科创50ETF扩容进度,3)把握北向资金季度末调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