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腾讯集团副总裁蒋杰透露,腾讯的混元大模型已在多个领域落地应用,包括沟通、生产和科技普惠。这一消息无疑为人工智能领域带来了新的启示,也让我们对腾讯在AI领域的布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自2011年起,腾讯便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探索,从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声纹识别到图像识别,再到如今的混元大模型,腾讯在AI领域的积累可谓深厚。特别是自2016年以来,腾讯在强化学习与智能决策方向不断取得突破,并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发表多篇论文,将成果应用于游戏AI、医疗和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在生产效率方面,腾讯混元大模型已应用于专业设计场景,显著提升素材创作生产效率。据悉,腾讯内部各类设计需求中,90%的角色、场景、地图等原画创作都可由腾讯混元辅助生成。此外,在文化沟通方面,腾讯混元大模型的多语种翻译以及最新的文生图、文生3D等能力,可以有效增进沟通,帮助跨文化背景的人更好地交流。
在科技普惠方面,腾讯混元大模型正在通过强大的知识储备能力服务对应场景。例如,在医疗领域,大模型可以成为医生的小助手,通过智能导诊迅速了解患者需求,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科室或者其他专业的医疗服务。
蒋杰表示,腾讯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多年,建立了四大AI实验室,涉及从全面基础研究到多种应用开发多个环节,同时还建立了前沿科技探索的实验室矩阵,涵盖机器人、量子计算、生命科学等,打造面向未来的“科技引擎”。
长期以来,腾讯坚持“技术为应用服务”的理念,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动力,通过融合场景推动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实践,不断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不同场景中,促进社会发展。
语言成为了沟通的障碍。腾讯混元大模型的多语种翻译功能,以及文生图、文生3D等能力,成为了跨文化交流的桥梁。比如,一位中国设计师想要向外国朋友介绍汉服的历史和特点,他可以借助混元大模型,将文字描述转化为精美的图片和立体的3D模型,让外国朋友更直观地了解这一传统文化。这不仅增进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在广告行业中,腾讯混元大模型的“文生图”功能,能够高效地创作广告素材,将创作效率提升10倍以上。借助这一技术,广告公司可以更快速地生成符合品牌形象的创意素材,同时降低设计成本。例如,一家广告公司为某品牌策划了一款新品广告,利用混元大模型,设计师仅需输入关键词和品牌要求,即可快速生成符合预期的广告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