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电动汽车的赛道上,小米的布局似乎又添了一笔浓墨重彩。据消息人士透露,小米汽车正在秘密研发增程式电动车,并有望在2025年正式推向市场。这一消息无疑为当前火热的电动车市场带来了一股新的活力。
增程式电动车,顾名思义,是在纯电动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辅助动力系统。当电池电量不足或需要更大动力输出时,这套系统会为汽车提供额外的动力支持,从而提高动力性能表现,缓解用户的里程焦虑。这种车型在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解决续航里程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比纯电动车,增程式电动车具有更高的续航里程,最高可达1400公里。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对于续航里程的需求。此外,增程式电动车在电池电量充足时,还可以实现纯电动车的驾驶体验,具有双重优势。
小米汽车在增程式电动车领域的布局并非偶然。据了解,小米汽车目前有多代平台在研发推进,一代平台将于明年上市,二代平台计划于2025年推出。从时间进度来看,增程车的推出节点可能在二代平台之后。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小米汽车已经在研发岗位方面进行了大规模招聘,包括增程系统设计开发工程师、燃油系统工程师、排气系统工程师等。这表明小米汽车对于增程式电动车的研发投入巨大,旨在打造一款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将目光转向混动产品。比亚迪、吉利、深蓝等品牌纷纷推出了插电混动车型,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其中,零跑汽车也于今年3月推出了C11增程版,以应对激烈的新能源市场竞争。
这一趋势表明,增程式电动车正在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细分领域。在纯电技术进一步突破前,增程式电动车有望成为解决消费者痛点的过渡选择。
尽管增程式电动车市场前景广阔,但小米汽车在进入这一领域时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保证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成为关键。如何与供应商磨合好节奏,确保产能爬满,也是小米汽车需要解决的问题。
只是,小米汽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小米汽车有望借助自身的品牌优势和研发实力,在增程式电动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小米汽车对造车事业的投入可见一斑。雷军在2021年宣布亲任小米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席执行官,并表示“压上人生所有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首期投资100亿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这无疑为小米汽车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9月,界面新闻报道小米汽车已进入试生产阶段,每周生产大约50辆样车。这一进展意味着小米纯电产品距离问世更进一步,也展现了小米汽车在量产准备上的稳步推进。
按照小米汽车此前的规划,2024年推出量产车后,三年累计销量达到90万辆。这一目标展现了小米汽车对未来市场的信心,也预示着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雄心壮志。
受到价格成本和续航里程等问题的制约,部分消费者对纯电产品仍心存顾虑。增程式电动汽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问题,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体验。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纯电车型2023年前7月的累计销量达326万辆,同比增长29.5%,插电混动类产品累计销售126万辆,同比增长近九成。这一数据表明,插电混动市场正迎来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