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出行,电动车充电难,充电尴尬问题凸显

2025-04-29 20:18:00 财经资讯 facai888

电动汽车的普及,带来了出行方式的变革,但随之而来的充电难题,却成了不少车主的噩梦。

充电焦虑:国庆出行,电动车充电尴尬凸显

国庆假期,本是人们欢聚一堂、出游的好时机,但对于电动汽车车主却成了焦虑的源头。正如李磊所言:“尽管充电难的情况已经好转,但国庆假期出行依然是电动汽车的噩梦,毕竟电量减少带来的焦虑是实实在在的。”

李磊表示,充电桩的选址布局不合理,是造成充电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充电桩分布在偏远地区,或者充电桩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大量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此外,充电桩的布局也不够合理,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一桩难求”的情况。

技术突破:神行超充电池,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

盈利模式:充电桩企业面临盈利难题

虽然充电桩企业数量众多,但盈利模式相对单一,盈利困难。能链智电CEO王阳曾表示,充电桩企业面临硬件、场地、电力增容、施工、建设等费用,单根充电桩的行业平均成本约10万元。而充电服务费约每度电0.4元,单枪单日充电度数平均约100度,大概三到四年才能够收回成本。

超充桩布局:车企加速布局超充桩,但成本高昂

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多家车企加速布局超充桩。蔚来、小鹏汽车等多家车企已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大量超充桩。但超充桩的建设成本较高,据业内专家估算,一个座配有十个超充桩的充电桩建设成本在200至250万元,加上后期的维护费用,对车企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需要更新升级

目前,全国充电桩保有量为660万台,车桩比为2.4:1,即2.4辆电动汽车才拥有一个充电桩,存在较大的缺口。而预测显示,2025年底,电动汽车保有量将突破6000万辆,按照工信部规划的车桩比2:1计算,2025年底全国共需要充电桩3000万台,与目前的660万台相比,还存在着2000多万台的缺口。

未来展望:充电难题待解,超充技术成突破口

尽管充电难题待解,但超充技术有望成为突破口。各大车企和电池企业纷纷推出新技术,有望缓解电动汽车车主的充电焦虑。只是,充电基础设施的更新升级、盈利模式的创新,以及超充技术的普及,仍需各方共同努力。

因为电动汽车保有量的激增,充电问题成为了众多车主的心病。今年的国庆长假,这一问题 凸显。许多车主表示,虽然充电难的问题有所缓解,但在高速服务区,充电桩仍存在选址、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无法满足及时充电的需求。

神行超充电池:宁德时代的新尝试

为了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题,宁德时代推出了全球首款磷酸铁锂4C超充电池——“神行超充电池”。据悉,该电池将在2023年底量产,2024年第一季度上市。这种电池可在10分钟内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有望从源头上解决电动汽车的充电难题。

面对国庆假期出行充电困难的情况,蔚来、小鹏汽车等多家车企加速布局超充桩。只是,高速服务区充电桩的使用率低,建设过多充电桩需要租金、运营、维护等成本,但充电桩数量太少,假期出行人数暴涨,又会导致充电难的局面出现。

目前,全国高速公路沿线可充电停车位共2.9万余个,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停车位约为83万个。这意味着可充电停车位的数量较规划仍有巨大的差距。未来,充电基础设施的普及需要从高速服务区 到城市,满足更多电动汽车车主的需求。

超充桩的布局需要车企和充电桩企业共同努力。一方面,车企需要加大超充桩的建设力度,提升充电桩的覆盖率;另一方面,充电桩企业需要优化充电桩的布局,提高充电桩的利用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题。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