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平台近期发布了一项重要规定,即对于AI生成及虚构内容,必须进行明确标注,以此揭示其虚构本质。这一举措无疑为网络内容的透明度和用户信息的真实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抖音的这项规定,源自于《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和《抖音社区自律公约》等法律法规。通过制定《内容标识使用规范》,抖音旨在为用户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的社区环境。
何为虚构内容?它指的是创作者通过剧情演绎等方式创作的,并非真实事件的内容。这类内容可能误导用户,因此,在发布时必须添加相应的标识,以便用户识别。
若平台检测到未添加或错误添加标识的内容,将通过系统通知提醒创作者进行更正。创作者可以通过系统通知的渠道进行标识的添加。
对于发布国内外时事、公共政策、社会事件的相关内容,创作者应优先添加拍摄时间和地点,然后添加引用来源。而对于引用其他平台内容的情况,需选择“站外”的标识。
抖音还明确指出,对于引用他人发布的内容,无论是平台内用户还是平台外内容,都需注明出处,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除了虚构内容,抖音还规定了其他需要添加标识的内容,如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专业行为内容、轻微引人不适内容等。其中,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范畴包括AI合成的真人视频、AI公众人物、AI卡通动漫、AI风景等。
创作者可以在发布作品时,通过“发文助手自主标识”功能进行标识的添加。目前,该功能正在测试中,部分用户可以体验。
抖音强调,创作者按照规范正确添加标识不会影响作品流量。但如果内容违反了其他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定,平台仍会按照相应规则进行处置。
总的抖音的这一规定,旨这样的举措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了用户获取信息、娱乐的重要渠道。为了确保用户在获取信息时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辨别内容真伪,抖音平台推出了《内容标识使用规范》,旨在让用户在浏览信息时,能够更直观地识别虚构内容,从而保障用户的知情权。
以虚构情节内容为例,创作者在创作剧情演绎类作品时,需明确标注“虚构情节”,避免误导观众。例如,在发布一部以古代为背景的影视作品时,创作者应在视频下方添加“虚构情节”标识,让观众了解该作品并非真实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