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行超充技术引发宁德时代新动作,行业变革将至?

2025-05-01 18:26:57 财经资讯 facai888

新品发布会上,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事业部CTO高焕透露,神行超充电池仅需10分钟充电,续航可达400公里,“只需10分钟,便能轻松从北京驶向济南”。

二、推进多种技术路线

尽管2023年上半年,宁德时代装车量增长率与2022年同期相比减缓了一半,但横向对比,比亚迪的装车量增长率高达102.4%,全球市场份额上升4.1个百分点至15.7%,增长势头迅猛。当前,动力电池领域正面临产能过剩、转型阵痛、出海受阻等挑战。因为动力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规模化应用,行业竞争格局将迎来新一轮重组,宁德时代能否凭借技术创新实现差异化竞争,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预计未来几年,动力电池产能过剩的局面将加剧,行业竞争激烈程度可能超乎想象。以宁德时代为例,市场竞争加剧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产能利用率下滑和装车量增长率放缓两个方面。对于新能源汽车厂商而言,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是评估产品力的核心指标,甚至关乎一款车型的销量。但对于动力电池厂商而言,技术创新的意义更为重要,本质上是一场残酷的生存之战。动力电池的产能规划已远超实际需求,淘汰赛一触即发。尽管宁德时代在凝聚态电池的技术原理上释放的信息不多,但据现有信息,该技术针对超高比能化学材料的电化学反应变化,采用高动力仿生凝聚态电解质,构建微米级别自适应网状结构,调节链间相互作用力,在增强微观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电池动力学性能,提升锂离子运输效率。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强调步步为营,针对多元化场景积极探索新的技术路线并做出差异化,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数年内,差异化的动力电池技术将成为动力电池厂商赖以生存的关键,技术创新之战也将更加深入且激烈。在电话会议中,宁德时代解释称,上半年为传统行业淡季,因为市场需求环比增长,下半年公司产能利用率还将会逐步提升。只是,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电池系统的产能利用率为81.25%,而在2021年更是高达92.2%。不同于内部结构创新的麒麟电池,凝聚态电池的创新在于更新了动力电池中的电解质。

2019年,宁德时代推出了第一代CTP技术,开创了动力电池结构无模组时代。该技术减少了模组零部件数量以及模组紧固件焊接等工序,将电芯直接集成至电池包,从而提高了体积利用率,降低了制造成本。8月16日,宁德时代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磷酸铁锂4C超充电池“神行超充电池”,预计将于2023年年底量产,2024年第一季度上市。在国内市场,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也出现了下滑,2023年上半年,其市场份额为43.4%,而在2022年,该数值为48.2%,2021年为52.1%。宁德时代的装车量增长率正在放缓。根据全球资讯机构SNEResearch公布的2023年1-6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数据,宁德时代的装车量为112GWh,装机量增长率为56.2%,全球市场份额为36.8%,较2022年同期增加了1.4个百分点。宁德时代陷入“阵痛期”,破局关键或是对动力电池技术的研发与积累。技术创新的能量不可忽视:一方面,技术创新有利于带来更多的增量市场;另一方面,最先创造出革命性技术的动力电池厂商,将会在新能源浪潮中占据先机,掌握主动权。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计,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产能可能达到3000GWh。同时,也有数据预测,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500万辆,按照单车60kWh的容量配比计算,一年最多也只需要950GWh。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已从过去‘少电、缺电、贵电’转换到如今的电池产能过剩。预计到2025年,中国需要的动力电池产能约为1000-1200GWh,目前行业产能规划已经达到4800GWh,产能严重过剩,产业必将回归理性状态。”

“通过持续优化,神行超充电池导入了电芯温控技术,解决了磷酸铁锂低温快充的难关,可以使电芯最大限度均匀发热,使电芯在低温环境下可以快速加热到最佳工作温度区间。即使在-10℃低温环境下,也可实现30分钟充至80%,并且续航里程达到700km以上。”高焕解释。

不同于内部结构创新的麒麟电池,凝聚态电池的创新在于更新了动力电池中的电解质。

目前,宁德时代正同时推进众多技术路线,比如钠离子电池、麒麟电池、M3P电池以及凝聚态电池等等。

在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宁德时代正式发布了凝聚态电池,其单体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兼具高比能和高安全特点,并可快速实现量产。

神行超充技术引发宁德时代新动作,行业变革将至?

而此次神行超充电池的问世,意味着宁德时代已全面开启新能源车超充时代,也是动力电池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动力电池未来的技术创新方向在哪儿?这是宁德时代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第二代CTP技术进一步减少了模组零部件数量,第三代CTP技术则完全取消了模组,并通过冷却结构的优化,使得动力电池的体积利用率、安全性、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再度大幅提升。

技术创新的路线并非只有宁德时代在走。欣旺达、中创新航等动力电池厂商也纷纷在技术创新上下足了功夫,比如欣旺达的闪充电池、蜂巢能源的龙鳞甲电池及L系列短刀电池、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2.0、中创新航的顶流圆柱电池以及瑞浦兰钧的问顶电池等。

在2023年7月举办的第13届中国汽车论坛上,吴凯表示,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大概有两条线:第一条线是电池单体的技术和产品的创新,这是电池从0到1的变化,行业目前已经量产的,主要从正极材料考虑,有磷酸铁锂和三元两大体系;第二条线是结构创新,同样的单体,结构不一样,得到的能量密度也是不一样的。宁德时代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目前正在研发CTP4.0。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的产量和装车量分别为130.0GWh和65.9GWh;第二季度的产量和装车量分别为163.63GWh和86.28GWh。整体来看,2023年上半年,动力电池产量为293.61GWh,同比增长36.8%;装车量为152.13GWh,同比增长38.1%。这意味着现阶段动力电池产量远远高于需求量,形成了供大于求的现象,正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威胁。


前面谈到了神行超充技术引发宁德时代新动作,行业变革将至?,后面将重点放在宁德时代神行超充,引领充电新潮流上。

一、市场格局的演变

只是,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装车量增长率与2022年同期相比,几乎减缓了一半。与此同时,比亚迪以47.7GWh的装车量居于第二名,装机量增长率高达102.4%,全球市场份额也上升4.1个百分点至15.7%,势头迅猛。

动力电池领域正面临产能过剩、转型阵痛、出海受阻等不利局面。因为动力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成熟以及规模化应用,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将开始新一轮重组。宁德时代能否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差异化竞争,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8月16日,宁德时代发布了全球首款磷酸铁锂4C超充电池“神行超充电池”。据悉,神行超充电池将在2023年年底量产,2024年第一季度上市。

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下滑,以及装车量增长率放缓,都显示出市场竞争的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宁德时代需要依靠技术创新来提升产品竞争力。

四、技术创新的挑战与机遇

技术创新并非易事,但宁德时代深知,只有不断突破,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宁德时代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技术难度大、研发周期长、成本高、市场风险等。但与此同时,技术创新也为宁德时代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未来,宁德时代将继续在电池单体的技术和产品创新、结构创新等方面加大投入,努力提升产品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