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格力地产在互动平台发布了关于监管立案的公告。该公司表示,已正式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其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格力地产立案调查。
同日,格力地产发布了上半年的业绩预告,预计亏损1.96亿元至2.35亿元,与2022年同期相比,净利润减少了29,146.82万元至33,057.82万元,同比减少303.90%至344.68%。这一数据令市场对格力地产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担忧。
格力地产成立于1999年,注册资本约18.85亿元人民币,法人代表为陈辉。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实业投资、资产经营、房地产开发经营等,由珠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共同持股。
在对外投资方面,格力地产直接持股的10余家企业均处于存续状态。目前,公司旗下拥有珠海格力广场、格力海岸、上海浦江海德、上海泗泾项目、重庆格力两江总部公园等多个楼盘项目。
回顾格力地产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2012年,公司在未改名前曾因未按规定披露对外重大担保事项、重大诉讼事项等信息,导致多名董事被罚款或警告。这次立案调查,或是对公司过往违规行为的追责。
收到《立案告知书》后,格力地产高度重视,表示将在立案调查期间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和业务状况正常,未受到此次事件的影响。
从盘面上来看,截至13日收盘,格力地产股价上涨1.19%,报收于6.81元。只是,该股年内持续下行,累计跌幅已超过34%。此次立案调查无疑给格力地产的股价带来了进一步的压力。
在风云变幻的房地产市场,格力地产近期面临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监管考验。14日,公司通过互动平台对外宣布,正式立案后,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确保后续工作安排的及时性。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格力地产的合规意识,更彰显了其在面对困境时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公告指出,本次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房地产业务结转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同时,公司对出现减值迹象的长期股权投资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面对业绩预亏,格力地产表示,将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以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