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的广州建博会上,一场意外的风波将欧派家居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名男子,手持利刃,以生命为代价,向欧派家居展台发起了一场“生死挑战”。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欧派与经销商之间复杂的关系,也引发了公众对家居行业经销商生存状况的广泛关注。
据财务数据显示,尽管欧派家居的经销门店稳步增长,但近三年也累计关闭经销门店3747家,可谓是“大换血”。这一现象背后,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经销商们是否真的如外界所言,陷入了绝境?
有原欧派经销商曾公开透露表示,欧派常常以装修和门店升级等理由要求经销商购买产品或存货。如果不按要求操作,便会取消代理权。在这背后,如果欧派方面人员执意通过门店装修提升业绩,便很有可能存在不配合进货或装修便被取消经销商资格,多年投资血本无归的现象。
天眼查APP显示,欧派家居成立于1994年,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法人代表为姚良松。不过,对于此事,欧派方面则回应称,“并不存在签订阴阳合同事宜,韩某系经营不善主动提出终止合作。合作终止后,公司还发现其在经营期间存有收受消费者款项未予下单情形,公司主动代其垫款近两百万元用于解决消费者问题,上述款项至今未追回。”
为了此事,韩某来回奔波却遭遇“踢皮球”,而且还被欧派公司以名誉侵权为由起诉至广州市互联网法院,被判决向原告欧派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赔偿经济损失1万元。看似一场意外事件,却将欧派家居拉到了聚光灯下。
据新浪财经报道,该男子此前曾是欧派家居的经销商,大闹展台源于欧派家居“不合理”取消其代理权,导致他亏损600余万元。而在此之前,该男子还大闹过欧派在某地举办的经销商大会。
为了打造狼性的终端渠道生态,近年欧派在加强总部的营销赋能的同时,更建立了严格的经销商淘汰制度。以欧派2022年超5000经销商总量计算,去年有不低于300家经销商被淘汰。这些经销商群体,若不是前期赚取了足额利润,亏损自然也就无法避免。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欧派家居还被传出依靠门店装修提升业绩的做法——欧派每四年将进行一次整体装修,每年都有一次局部装修,装修过程中,会有五成装修费需要支付给欧派家居,因为新店要从欧派家居购买灯饰、桌椅等软装,而这些费用则算作欧派家居业绩。
欧派家居的营收主要依赖于线下经销商。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20.01亿元,其中,经销商专卖店销售渠道贡献的营业收入为175.82亿元,占比高达79.9%。只是,与此同时,经销门店的数量却出现了波动。从2020年至2022年,欧派家居的经销门店分别关闭了1343家、1250家和1154家,近三年累计关闭经销门店3749家,占目前运营门店数量的一半左右。
欧派家居应从自身出发,审视现有政策和管理方式,寻求与经销商建立和谐共赢的关系。一方面,品牌需要尊重经销商的权益,避免强制要求购买产品或存货;另一方面,经销商也应提高自身经营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品牌与经销商的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