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星汽车以其独特的品牌定位和设计风格吸引了众多关注。只是,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极星汽车所面临的技术、市场等多重挑战同样不容忽视。
一位极星2车主在事故后,4S店表示大灯与底盘件受损,电池板向内凹陷,只能更换整个电池组,收费高达54万元。而这位车主购买极星2时的实际开票金额仅为24.9万元。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极星汽车售后维修成本的担忧。
由于国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生活理念、消费意识以及消费水平存在差异,极星汽车在后续的营销方式上,是采用标准化定价,还是差异化定价,成为了一个考验其市场把控能力的问题。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与星纪魅族董事长兼CEO沈子瑜在上海极星汽车总部宣布,极星与星纪魅族成立合资公司“极星中国”。极星中国将由极星全球和星纪魅族共同打造,负责极星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运营工作。
极星汽车在全国的线下门店数量极少,且多分布在一线城市。这无疑对消费者的售后维修、试驾距离等方面构成了不便。
极星汽车在产品技术上,唯一有特殊性的是其在沃尔沃的SPA上进化出来的SPA2架构。但在电驱系统、电池系统、自动驾驶等方面,极星汽车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极星汽车虽然是由沃尔沃和吉利共同拥有的全球高性能电动汽车品牌,但延产、延期交付却成为其产品的一大特色。
极星汽车在品牌知名度上相对较弱,需要加大营销费用投入。只是,根据极星汽车今年一季度财报,公司营收增长,净利润同比减亏,但品牌宣传费用投入有限。
极星2在欧洲市场召回所有涉及已交付的2200辆新款极星2,随后又连发两次召回。这些事件让外界对极星2的造车能力产生了严重质疑。
极星2的三款车型搭载的三元锂电池,NEDC工况下续航里程分别为485km、565km和512km。与特斯拉Model3等车型相比,极星2在续航上表现出明显的劣势。
极星中国区负责人频繁更换,暴露了公司内部管理上的混乱,也成了公司后续品牌推广的最大阻力。
极星汽车在品牌知名度、产品表现等方面仍需下足功夫,才能让销量有所突破。只是,市场还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极星的成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