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芝麻智能以其巨大的研发投入,成为了行业内的瞩目焦点。据其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黑芝麻智能的研发投入分别为2.54亿元、5.95亿元和7.64亿元,累计投入超过16亿元。这一数字,无疑彰显了黑芝麻智能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决心与实力。
尽管自动驾驶行业被视为万亿美元产值的黄金赛道,黑芝麻智能也获得了投资机构的青睐,但冲击资本市场的道路并不平坦。黑芝麻智能预计,2023年公司将交付超过10万片SoC,是2022年出货量的4倍。同时,公司也预期募集资金2亿至3亿美元,用于未来三年的研发,约50%用于智能汽车车规级SoC研发,25%用于智能汽车支持软件研发,5%用于开发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剩余20%用于提高商业化能力和公司一般用途。
值得一提的是,为加大对特专科技企业赴港上市的吸引力,港交所于2023年3月31日在《主板上市规则》中新增第18C章,推出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允许无收入、无盈利的科技公司来港上市。这一新规则为黑芝麻智能提供了上市融资的机会。
在车规级芯片方面,黑芝麻智能已经打造了两大系列产品:华山系列和武当系列。其中,华山A1000系列SoC针对自动驾驶,支持L3及以下应用场景的BEV融合算法;武当系列SoC通过将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身控制及其他计算域运算集成于单颗SoC,满足智能汽车跨域计算需求。只是,毛利率偏低的背后,反映出的是黑芝麻智能的盈利能力和技术水平仍存有短板。
尽管黑芝麻智能受到投资机构和车企的追捧,但其与主要竞争对手之间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如何俘获车企及一级供应商的“芳心”,如何保持高速增长并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以及如何平衡商业化落地与巨额研发费用支出,都是黑芝麻智能需要直面的难题。
黑芝麻智能敢于在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离不开投资机构的持续输血。截至目前,黑芝麻智能已完成10轮融资,投资方阵容堪称豪华,涵盖上汽集团、招商局集团、腾讯、博世集团、蔚来资本、吉利控股等等,累计融资金额达6.95亿美元。
黑芝麻智能在招股书中提到,未来可能会继续产生大量研发开支。而文远知行、地平线等多家头部企业也相继传出了上市的消息。在车规级AI芯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黑芝麻智能能否抓住机遇,实现快速发展,仍有待观察。
黑芝麻智能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之路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机遇。在巨额研发投入的背后,黑芝麻智能正努力在车规级芯片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只是,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黑芝麻智能仍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为了应对未来挑战,黑芝麻智能积极寻求外部融资。公司已完成10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6.95亿美元。其中,最后一轮2.18亿美元的C+轮融资后,黑芝麻智能的估值高达22.18亿美元。这些资金的注入,为黑芝麻智能的研发和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自动驾驶领域,黑芝麻智能正以其独特的创新精神和扎实的技术实力,不断拓展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虽然公司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其对未来充满信心。黑芝麻智能CEO单记章曾表示,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创新,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