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站的14周年庆直播中,CEO陈睿的一番话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用播放分钟数替代播放次数,以更真实地反映用户观看时长。这一举措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考量?又将对B站乃至整个视频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一直以来,播放次数是衡量视频受欢迎程度的重要指标。只是,播放次数并不能完全反映用户观看时长,有时甚至会出现刷播放次数的现象。为了更真实地反映用户观看时长,B站决定采用播放分钟数这一指标。
相较于播放次数,播放分钟数的统计难度更大,成本也更高。只是,因为技术的不断成熟,B站已经具备了统计播放分钟数的能力。这一突破,无疑为B站提供了更精准的数据支持,让用户有更好的参考。
陈睿在直播中提到,2022年,UP主总收入比上年增加28%,今年一季度获得收入的UP主数量达到150万,同比增长50%。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B站对UP主的支持和鼓励。而播放分钟数的引入,将进一步激发UP主的创作热情,为他们带来更多收益。
有人担心,UP主挣钱会不会影响用户观看视频的体验?对此,陈睿表示,对用户观看视频体验没有太大影响,甚至会增添一点点乐趣。他认为,创作优质内容和UP主挣钱,从长期来看一定是统一的。
自2018年上线以来,B站的创作激励计划已经发放了22.43亿元的激励金,累计覆盖了110万名UP主。这一计划的初衷,就是去激励那些粉丝不够多的新人UP主,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谈及B站未来往哪里去的问题,陈睿表示,以始为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作为平台,B站会密切关注商单用户体验,希望让UP主在挣钱和用户体验之间能形成健康的平衡,互相促进。
以本地化案例为例,某UP主在其最新发布的科普视频中,播放次数仅为5万,但播放分钟数却高达30万。这说明该视频在用户中的受欢迎程度非常高,即便播放次数不高,也能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播放分钟数的引入,对UP主来说意味着新的机遇。在新的评价体系下,UP主将更加注重内容的深度和质量,从而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